首尝“螃蟹”的健康元可交换债的运营策略分析来源:作者:日期:2009-09-01字号[ 大 中 小 ] 日前,健康元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发行最多6年期、7亿元规模的可交换债,以不超过4000万股的丽珠A股做担保。首尝“螃蟹”的健康元,将沉寂半年之久的“可交换债”重新吸引至公众视野中。 曾经遇冷 可交换公司债券在2008年A股市场大调整期间被广泛探讨,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大小非减持问题。《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的出台在当时被视为一项缓解减持压力的利好政策。去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按照此规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股东可用无限售条件的股票质押进行融资,以缓解“大小非”股东资金困境,减少其抛售股票的动力。 虽然初衷是好的,但相关上市公司股东似乎并不买账。 其中原因有三:。首先,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债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如果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资金需求程度一般的话,应该不会考虑这种新型的方式。其次,可交换债的发行规模也有尴尬之处。如果发行规模小于10亿元,主承销商的发行动力不大;而如果发行规模大于10亿元,一旦债券持有者转股,可能会带来控制权的变动,甚至会触发要约收购的红线,使可交换债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最后,发行可交换债显然不如直接套现更快更便捷。 勇于尝试 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向在资本市场上勇于创新的健康元已然从观望中迈出了*9步,认为发行可交换债是一种可以尝试的融资方式。 健康元持有丽珠集团接近43.3859%的股份,目前拟发行可交换债的规模为7亿元,根据规定,健康元将拿出约不超过4000万股的丽珠A股做担保。 也就是说,健康元这次拟发行可交换债,涉及到健康元和丽珠集团两家公司。相信健康元在考虑发行可交换债时,对于发行计划对两家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影响,都进行了慎重考虑。 对健康元及丽珠集团而言,发行可交换债的益处至少有四:一是由于债券内嵌股份交换选择权,对于健康元来说,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二是可以改善健康元的负债结构;三是可使健康元避免直接减持股份时的企业所得税负担,实现延迟纳税;四是由于是存量股份交换,不摊薄丽珠集团每股收益,不会增加丽珠集团的估值压力。 而健康元有关人士也认为,如果可交换债发行成功,健康元等于将半年或一年期的短期贷款变成了长期债券,稳定了现金流,降低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也为丽珠集团的股东增加了可投资品种。 或有跟进者 可交换债在欧洲、美国等资本市场已发展得非常成熟,是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但在中国尚属创新。自健康元首度破冰之后,或许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尝试这种融资方式。 可交换债规定出台之后,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市场定价如何,市场接受情况如何,可投资价值如何,一系列问题都处于探索阶段。健康元若成功发行可交换债,必定给其他上市公司一个可参考的范例,从而促使可交换债的普及。 根据规定,发行可交换债的条件之一是,可交换债标的上市公司最近一期末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目前符合这项条件的公司总计有385家,不足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1/4。 关注回售风险 相比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具有一定的优势。因可交换债由上市公司的股东发行,具有不摊薄公司股份的优点。另外,上市公司发债一般不得用于还贷,但发可交换债的限制却并无太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次健康元发行7亿元可交换债,募资用途共三项,除2.5亿元用于投资一原料药及制剂外,3亿元用于还贷,1.5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可交换债本身所具有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就健康元而言,*5的风险就是在未来发行完成36个月以后的回售期内,如果出现类似2008年证券市场大幅度单边下跌,将会使健康元面临回售压力。 因此,何嘉远建议,上市公司在发行可交换债的方案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回售期内,如果出现证券市场大幅单边下跌,将会使发行人面临较大的回售压力,因此要有稳定的现金流来保障未来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本息。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2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