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金健米业湘鄂情上市前突然撤资退出始末来源:作者:张瑶瑶日期:2009-09-04字号[ 大 中 小 ] 湘鄂情上市终于尘埃落定。然而,在此之前,有关湘鄂情大股东金健米业究竟是低价出局还是风险性撤资的问题,却让这场再普通不过的上市计划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诡异的投资和撤资 湘鄂情早在深圳初露头角的时候,就已经被喻为一个餐饮界的“传奇”。1994年,来自湖北的孟凯和来自湖南的妻子在40平方米的小屋开湘菜馆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们可以拥有一家真正的“店”;而1997年,当他们在湘菜馆的原址上扩建出面积1000多平米的“湘鄂情酒楼”时,他们也没有想到,12年以后,叫做“湘鄂情”的餐馆已经开到了全国各地,并且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拟发行5000万股股票、计划募集资金约4.6亿元,新建、扩建连锁店,建设绿色食品配送基地和食品加工配送工厂(中央厨房)、建设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湘鄂情俨然摆好了大干一场的架势。而湘鄂情之所以可以在我国餐饮界如此大放异彩,可以肯定地说,这与2002年金健米业的投资是密不可分的。 1999年,湘鄂情的前身北京湘鄂情酒楼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经过多轮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等调整,至2007年10月整体变更为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时,湘鄂情的注册资本已经达到14400万元。而金健米业入股湘鄂情,则是于2002年9月和2003年4月分两次投入了2000万元和3000万元现金。 照此数据估算,总共5000万元的投资在当时湘鄂情的总资本中所占比例是很高的,而在金健米业入股湘鄂情以后,孟凯夫妇和其亲戚之所以还能保证持有北京湘鄂情51%的股份,拥有对湘鄂情的绝对控股权,可能很大部分是来自于对湘鄂情品牌效应等虚拟价值的评估。 不仅如此,2003年,在湘鄂情急剧扩张的阶段,金健米业还为北京湘鄂情向银行提供了违规担保。但是,到2007年5月底,在湘鄂情筹备上市的最后冲刺阶段,金健米业却以每股1元的低价退出了北京湘鄂情,而仅在金健米业退出2个月以后,北京湘鄂情以10倍的价格再次增资扩股。 金健米业退出有隐情? 据湘鄂情官方介绍,2005年年初,湘鄂情开设于各地的分店仍处于市场开拓期,承担着初创阶段巨大的亏损压力,而金健米业也因自身经营以及风险控制的需要,向湘鄂情提出分期收回全部投资的要求。于是,金健米业分别于2005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通过减资和出资转让两种方式完成了撤资。 湘鄂情的创始人,也是目前湘鄂情的掌舵者孟凯曾表示,金健米业的突然撤资对于当时正在准备上市、急需流动资金的湘鄂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但是,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当北京湘鄂情传出即将过会的消息后,金健米业的中小投资者们却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金健米业在北京湘鄂情冲刺上市之前撤资,并非风险性撤资,而是低价出局。 而且,他们还指出,投资北京湘鄂情时期的金健米业前董事长梁宋模与孟凯之妻有亲戚关系,这更加为业内资本专家在寻找金健米业入股北京湘鄂情时的重重“不规范”操作行为提供了证据。然而,湘鄂情最终获得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入场券”,无论是因为商业的变幻莫测,还是人为的资本操作,金健米业已经注定痛失了这一“潜力股”。 金健米业投资湘鄂情的种种行为实在是疑点重重。*9,金健米业为什么选择在湘鄂情即将上市之前主动退出;第二,为何要以如此明显过低的转让价撤资;第三,选择撤资的时间似乎也太巧合了一点。湘鄂情完成了上市,然而,以投资湘鄂情事件为导火索,金健米业的多项投资正遭遇质疑。而关于金健米业究竟是低价出局还是风险性撤资的问题虽仍扑朔迷离,但可以肯定的是,金健米业名副其实地为湘鄂情做了一把“嫁衣裳”。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2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