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纳税遵从风险点核实对某运输公司的评估案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日期:2013-11-29字号[ 大 中 小 ]   基本情况  河北省廊坊市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32万元,该公司主要提供廊坊市至区县、河北省内、省际跨省客运业务,年收入近3000万元,在廊坊市同类行业中规模较大。在河北省地税局组织的纳税遵从风险点核实中,廊坊市地税局税源监控局发现该公司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上存在重大风险疑点,遂将其列为纳税评估对象。  案头分析  评估人员通过核实该公司各税种近3年的缴纳变化情况,发现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逐年递增,而营业税与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不匹配变化。并且从省局下发的纳税遵从风险指标库中发现,该公司2011年营业税税收负担率为2.57%,而通过营业税税收负担率横向比较,同行业平均值为4.37%,偏离度达到-41.3%,企业可能存在混计收入、申报不实等问题。  进一步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发现该公司2011年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清理”项目为负数,但在利润表营业外收支中并未体现,企业可能存在隐匿营业外收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同时,该公司2011年资产负债表“长期借款”显示有发生额,但没有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的记录,企业可能存在少缴纳印花税问题。在对公司概况了解过程中发现,该公司个人所得税申报人数与实际相差较大,生产经营规模与个人所得税申报不相匹配,企业可能在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上存在问题。  约谈举证  针对疑点,评估人员对该公司财务人员进行了正面税务约谈。但在约谈过程中,财务人员对问题避而不谈,回答含糊其词。  为防止打草惊蛇,评估人员转变约谈方式和态度,和财务人员聊起家常,采取你绕圈子、我就陪你绕的方法,从外围情况入手,对问题闭口不谈,只谈经营现状,并从对话中搜罗与问题有关的蛛丝马迹,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变化,甄别其中疑点。  就营业税税收负担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问题,财务人员回答:“我们就是按运输业适用营业税3%的税率缴税的,这肯定没问题,应该是你们提取的数据有误吧?”评估人员与其探讨起现在运输业都有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是否可以对外承包、如何结算、现有承包对公司有何种经营风险等关心公司发展的话题。  评估人员态度与约谈方式的转变,降低了当事人的心理防线,开始像朋友一样说起公司经营规模如何之大、覆盖面如何之广、领导者经营思路如何之清晰、员工福利待遇如何之好等。财务人员话匣子的打开,反而放大了存在的疑点,*9个答案揭晓了:对营业税税收负担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值问题,企业解释,运输业适用营业税3%税率,但该公司存在多种经营模式如自营、挂靠、承包,另外还有房产出租等经营行为,并未准确使用营业税税率。  通过迂回约谈,评估人员顺藤摸瓜,把其他疑点一一攻破。对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清理项目为负值,财务人员承认其科目存在余额为部分车辆报废清理收入。对未缴纳“借款合同”印花税的问题,财务人员承认企业漏缴印花税。对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与个人所得税申报不相匹配问题,财务人员承认未对承包车辆车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实地核查  疑点确定了,为了获取确凿的证据,评估人员深入企业,进行实地核查,通过核查成本费用明细账、运输合同、挂靠车辆清单,对存在的疑点逐条进行事实的认定。一是该公司应就其收入来源,分税目按其适用税率计征营业税。二是企业应就其固定资产清理所得合并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三是企业应按年度内长期借款发生额合计补缴所欠印花税。四是该公司承包车辆车主应就其收入补缴个人所得税。  评估处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评估人员周详的准备、精心的评估、巧妙的约谈下,确凿的证据摆在面前,该公司财务人员对事实供认不讳。最终,该公司心悦诚服地补缴了相关税费66.19万元。  (本案例由河北省廊坊市地税局税源监控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