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产品下脚料为突破口的纳税评估案例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张学伟 郑国勇日期:2014-02-28字号[ 大 中 小 ]   2013年以来,通过以水产品下脚料为突破口,辽宁省庄河市国税局强化水产行业管理,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近500万元,入库税款近百万元。  庄河市是辽宁省水产品大县,水产品行业已成为全市一大特色产业。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品加工产生的下脚料也成为饲料加工、生物技术、轻工、医药行业的“抢手货”,下脚料的价格也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在庄河地区,养貂是很多人的创业致富途径,而水产品下脚料作为养貂的一种饲料,成为养貂市场“新宠”,水产品企业因此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然而身价暴增的下脚料并未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这引起了庄河市国税局的高度重视。2013年,庄河市国税局以下脚料为突破口,强化水产行业风险管理,加大水产品企业管控力度。  税务人员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他们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深入饲料加工、生物技术、轻工、医药等行业企业进行走访,了解水产品下脚料市场销售价格。在把握下脚料真实销售信息后,他们实地进入企业调查,掌握企业生产规模和产销情况,重点对企业的成品产出比例、原材料出库数量以及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水产品原料出成率换算出下脚料实际产量,再结合当前下脚料实际销售价格,就可以得出企业下脚料的真实销售收入。以无头鳕鱼为例,在加工的过程中,除了4%~5%的损耗外,会产生24%左右的下脚料,主要为鱼皮、鱼尾、鱼刺等,这些下脚料可以直接销售或进行简单的加工后再销售。调查发现,企业普遍存在下脚料收入申报不实的情况,企业一般不入账或者不足额入账。对这部分下脚料收入,企业基本都不申报销售收入,或者申报一小部分。这就是造成下脚料价格连年上涨,而企业纳税却并未增加的主要原因。  掌握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之后,庄河市国税局对相关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在评估的过程中,该局通过水产品行业协会这个平台,向水产品企业宣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让企业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申报业务,从而*5限度地降低企业出口退税和运营风险,同时也降低执法部门的执法和管理风险,实现税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