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方面有效切断假发票的“买方市场”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张峰日期:2010-10-11字号[ 大 中 小 ]   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打击假发票工作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在打击假发票“卖方市场”的同时,还应切断“买方市场”。“买方市场”不存在,“卖方市场”就没有了市场。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切断假发票的“买方市场”。  一、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发票查询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发票情况查询,主要查询内容包括“发票流向查询”和“发票开具情况查询”。“发票流向查询”是*9道关,从发票“出厂”、“发售”到“验旧”等环节一目了然。通过查询,假发票会立即现形。“发票开具情况查询”是第二道关,该道防线可有效防范“克隆票”、“大头小尾票”、“张冠李戴票”。经过第二道关的筛选,毫无疑问,剩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真发票。  在技术层面,这个平台比较容易实现。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即CTAIS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机打发票和网络开具发票的不断推广,为查询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证。构建一个全国统一的发票查询平台也是“信息管税”的重要体现。  二、取消餐饮、宾馆等特殊行业的定额发票。由于上述定额发票的开具信息,如开票时间、客户名称等信息不能有效采集到全国统一的发票查询平台,给“克隆票”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建议取消餐饮、宾馆等特殊行业的定额发票。  三、完善会计结算或审计监督制度。目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发票的用票大户,因为这些单位需要用发票作为报销、核算的凭证。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没有特殊情况(如家电下乡产品需要发票)很少主动索取发票,鉴于此,不难看出假发票的*5“买方市场”潜伏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全国统一的发票查询平台,切断买方的后路,需要一个相应的制度去约束。我感觉,这是政府需要完善的。会计人员在取得发票后,应该通过查询平台查询一下发票的真伪,在发票上注明查询结果,并签署姓名以示负责。为明确责任,防止弄虚作假,应该有相应的追究考核办法。  四、广泛宣传、普及发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发票的特征以及相关的防伪措施,使广大消费者比较直观地识别出真假发票。对比较容易识别的假发票,就不再通过查询平台进行查询,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轻服务器的压力,避免造成查询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