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严防出口骗税防火墙使预警指标异常数下降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商学军 朱建安日期:2014-02-26字号[ 大 中 小 ] 2013年以来,山东省茌平县国税局建立起征退衔接、程序完善、防范到位的出口退税机制,构筑起了严防出口骗税的防火墙,不但规范了出口企业会计核算,而且促使全县出口企业行业税负与以前相比提高近1个百分点,生产企业免抵税额比重增长6个百分点,预警指标异常户数下降30%。 防火墙一: 严把“四个关口”,规范事前管理 该局对新办企业从规范基础管理入手,促使其自觉遵从税法,做到及早发现疑点,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力争从源泉环节防止和杜绝出口骗税现象的发生,保证出口退税审核的真实性、准确性。 严把信息发布关。利用政府综合治税平台,按月与县商务局进行信息交换,采集已办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企业的基本情况,按月对未办理认定的企业进行信息发布。2013年以来,共计发布信息16次90户次。 严把政策宣传关。对新办出口企业面对面进行申报实务操作和相关政策辅导,对新发生出口业务、出错率较高企业和业务相对复杂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 严把日常管理关。以新办出口企业为重点,通过对账务处理、会计凭证、账务记载等方面的检查辅导,监控其财务核算、资金管理等内容是否符合经营常规。 严把实地核查关。要求新办出口企业如实填报《固定资产明细表》,并进行实地核查。 防火墙二: 完善五项措施,严格退税操作 针对目前骗取退税关口前移至征税环节的实际,该局切实规范退税事中操作,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严格退税审核。认真执行省局审核审批流程,做到受理出口申报、核实审核疑点、发函协查“三及时”。 加强日常监控。按月监控出口企业出口额、税负等重点内容。对各项指标正常且财务核算健全的企业,坚持集体研究按月办理退税,对指标偏低的45户次企业及时告知预警。 运行函调系统。对特别关注企业、重点行业等敏感货源、敏感商品,充分利用函调系统功能开展风险防控,特别是对短期内申报出口退税额较大以及从多家购货且数量、金额、业务范围变化较大的业务进行重点函调。2013年至今,共发函725户次,接收并复函1023户次,取得良好效果。 规范制度落实。对超过现金管理条例规定支付标准的现金结算业务不予退税,对使用承兑汇票结算的业务,要求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 抓好实地核查。一方面加强日常巡查,重点监控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以及资金流、货物流、运输流是否正常。另一方面不定期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场地、账目、购销合同、库存产品等进行核查,掌握实情。 防火墙三: 六环联动,推进征退衔接 该局结合行业特性设定预警指标,强化风险管控,完善征退衔接。 明确重点指标。每季度通过相关系统筛选应退(免)税出口额变动率、商品出口额变动率等5项重点指标进行分析,查找出口环节税收风险点。 抓好重点行业。针对部分出口企业税收负担率偏低及羊绒、皮毛行业收购发票量使用大的情况,增加预警指标,有效防范重点行业购进及生产环节税收风险。 突出外贸企业。针对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换汇成本指标区间过宽的现状,利用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美元离岸价、购进金额、应退税额及收入、成本、费用计算企业保本换汇成本,将其纳入退税预警监控指标体系。 细化参数指标。按照征、退税率与全国分行业平均税收负担率的不同数值,测算不同情况下的免抵税额比例;根据征、退税率及增值率的不同数值,测算农产品初加工行业的理论税负,确定税收负担率、免抵比重、收购发票占进项税额比例的理论预警参数值。 规范数据发布。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筛选预警数据,于每季度终了20日内发布出口退税预警分析异常数据,经县局协调联动联席会议审定后,组织县区局核查。2013年至今,共发布预警数据177户次。 加强后续管理。对反馈内容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及长期模拟税负低、免抵比重低、收购发票使用比例高的企业,由县局组织重点检查。共检查企业52户,发现四大类20项问题,进项税额转出及入库增值税500余万元。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2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