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利用电算化逃税案例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徐瑛 王学义 王军 姜传武日期:2011-08-29字号[ 大 中 小 ]   2010年6月,湖北省襄樊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运用“数字稽查”手段,查处了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利用物流软件和开设多个银行账户(卡),隐匿销售收入近700万元,少缴增值税近120万元的案件,彰显了“数字稽查”的威力。  利用软件发现低税负企业  这家公司进入稽查人员的视线,源于襄樊国税稽查部门运用的选案分析软件。6月中旬,稽查人员将软件接入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CTAIS),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收集到垒市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近年增值税申报情况,并自动计算出该行业近三年增值税平均税负率为2.41%,而其中有家公司的税负率仅为1.47%,预警系统亮起了红灯。  通过查询企业申报资料,稽查人员发现该公司2008年、2009年和2010年1~5月申报的销售额与应纳增值税税额呈逆向变动,明显不合常理。企业财务报表显示,公司2009年和2010年1~5月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68%和88%,而存货同比也出现大幅度上升,企业会不会存在销售收入未申报纳税或推迟申报纳税呢?  利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查询企业增值税发票存根联,稽查人员获知该公司申报销售收入已经全部开具发票。公司有没有不需要开具发票的销售对象呢?随着疑点不断增加,稽查人员决定对该公司进行重点检查。  [评析]科学选案是“数字稽查”的基础,襄樊市国税局稽查局运用稽查选案软件,能够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自动提取纳税人的财务数据,自动计算出应税销售收入、应纳税额、税负等相关指标,接纳税人所属行业、规模、地区等情况进行分类,设定税负率、收入增减变动率、税收贡献率、成本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变动情况等选案指标,实行横向纵向比对,若某一企业的上述指标变化超过正常范围,软件就自动显示红色预警,不仅准确度高,而且非常迅速。正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快速发现疑点,为后期的稽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搜索工具助阵“数字稽查”  在用足税务机关内部各种征管信息之后,为了更充分掌握企业的信息,稽查人员运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工具,从互联网上查询到80多万条该公司的信息数据,了解到该公司销售网络遍及全国,销售客户达138家,其中只有少量产品销售给东风汽车公司等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大量的产品销向全国各地商贸和汽车修理企业。比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和CTAIS信息,公司开具发票的销售客户仅83家,比实际少55家。  根据稽查人员的经验,汽配市场及汽车维修企业电,不少经营户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货不索取发票情况较多,而该公司账目上却没有出现一户不要发票的纳税人,因此该公司隐匿销售收入的疑点很大,遂决定对该公司立案稽查。由于该公司电算化程度比较高,为了避免企业销毁隐匿计算机数据,稽查人员决定从掌握企业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入手。稽查人员通过该公司的网站了解到,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部、销售部、物流仓储部、采购部、质检部等部门。根据公司的职责分工,稽查人员将财务部、销售部、物流仓储部的计算机作为检查重点。  [评析]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能够为税务稽查分析和检查提供有效线索和证据。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为了宣传形象,提升影响,拓展销售,往往会加强宣传攻势,许多企业建立了网站.及时发布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动态,真实性强、可信度高。在查案过程中,充分应用互联网搜索工具,查询涉案企业信息,“数字稽查”将会如虎添翼。  定位计算机服务器  经过充分准备,2010年6月24日上午9点,检查组到达企业。在主查人员向财务部长询问企业基本情况时,两名随同到企业检查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不露声色地走出去排查企业内部网线,发现一楼有8根网线,二楼有6根网线,三楼和四楼没有网线,五楼有1根网线。联想到外围观察整个办公楼只有五楼的一间办公室安装了空调,考虑到计算机服务器对温度的要求,基本认定五楼安空调的房间,就是企业计算机服务器存放地。  主查人员向财务部长提出与销售部、物流仓储部的负责人座谈,财务部长爽快地答应了。在与3名部长简单座谈后,检查人员提出了实地查看的要求。3名部长迟疑片刻后,同意了。  主查人员向企业财务人员出示了《税务检查通知书》,提出查看计算机服务器,财务部长带到一楼转角处,称此处几台电子设备就是服务器,检查组的技术人员当即指出:“这是交换机和UPS电源,而服务器在五楼办公室”。财务部长顿时哑口无言。  [评析]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算化企业建立了计算机工作群组和服务器,这些计算机特别是服务器中,记录着企业财务核算的原始数据,检查电算化企业要把服务器作为重点之一,有些企业为应付稽查,极可能隐藏服务器或采取多台服务器,这就要求稽查人员耐心细致调查,控制好用于会计核算的主机。  有备无患不怕“突然停电”  稽查人员在财务部找到出纳专用的计算机,运用专用搜索软件,短短十多分钟就搜索完所有文档性文件,并将其拷贝到U盘,马上运用计算机查找功能,查找企业是否存在账外银行户头。  恰在此时,办公楼突然停电,检查人员出门察看,发现生产车间依然机声隆隆,立刻意识到这是企业故意断电。因事先已有预案,检查人员临阵不乱,各自坚守岗位,防止企业销毁或转移电子数据。  同时,检查人员拿出笔记本电脑,将刚刚拷贝数据资料的U盘接入,启动查找功能,镇定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等三人的银行卡号,以及该公司开设的三个银行胀户。  [评析]少数电算化企业在接受税务稽查时“突然停电”,企图乘机删除销毁涉税电子数据,已经不是新鲜招式了,稽查人员遇到“突然停电”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原因在于做了充分的预案,及时备份了企业的电子资料。这充分说明了周密制定稽查预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破译企业进税“密码”  稽查人员进入公司五楼计算机房后,发现企业使用的是自行开发的销售物流管理软件,技术人员首先断开网络连接,查看服务器日志,发现企业数据库几分钟前有删除记录。于是,先备份企业正在使用的数据库,使用恢复软件成功分析已破坏的数据库,掌握了企业物流的全部数据。  检查完物流管理软件服务器,检查人员着手查找企业财务核算软件服务器。可是,企业办公区有几十台计算机,到底哪台是服务器呢?  技术人员从一台计算机的客户端配置文件,找出了服务器IP地址,根据该IP所用网线找到了隐藏于工作间的服务器,成功拷贝了财务核算软件数据库中关键的电子数据。  在成功提取企业物流和生产经营核算电子数据后,各检查组按预案对公司各部门展开全面检查。  在财务部用文件搜索软件提取了公司6个账外银行户头2008年以来收取销售款的EXCEL电子文档、季度库存盘点明细表和盘点方案,在销售部提取了138家销售对象的“客户销售汇总表”,以及详细的购货单位名称、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客户资料,在物流仓储部提取了“商品销售汇总表”和“商品销售品种明细表”,然后与物流数据库和财务数据库的电子数据一起比对分析,以确定企业的真实销售金额。  数据分析比对结束后,检查人员很快将物流和财务核算系统数据库数据,以及提取的财务、销售、物流仓储等部门的销售资料全部导出打印,按执法程序责成企业相关人员现场核对、签字、盖章,固定了电子证据,形成了相互印证的完整证据链条,最终查实该企业在2008年至2010年5月期间,将不开发票销售货物收入698.35万元,隐匿在账外银行户头、银行卡中,少缴增值税118. 71万元。  [评析]你把电算化数据删除了,我有方法恢复原状;你把服务器隐藏了,我通过IP能够找到;你设立的账外银行户,我能给你搜索出来;你的销售对象电子档案,明细我能找出来。有了充分的证据,让事实胜于雄辩,说明科技信息时代把税收业务与计算机操作结合起来更重要。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少数纳税人利用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软件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逃避纳税的现象不断增多,要将此类企业涉税问题查清、查透、查实,必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构建以“数字稽查”为特征的电子查账,方可在税收管查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