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箱包企业“出口”家具 铤而走险终落法网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冯正强 周建华日期:2013-03-13字号[ 大 中 小 ] 箱包业、家具业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大行业,但在浙江省平湖市却有一家做了20年箱包的公司,在2011年突然“转型升级”做起了家具生意。这一不寻常举动,不仅没有给公司带来滚滚利润,相反,却因在家具“出口”生意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法行为,受到补税罚款250万元的处理。该箱包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也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明知错误仍铤而走险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某在平湖市创办了箱包公司。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在商海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该箱包公司拥有固定资产近亿元,总资产1亿多元,年销售2亿多元,箱包产品也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内外。虽然该箱包公司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李某并不满足,他整日琢磨着企业如何能进一步发展壮大。2011年初,在该箱包公司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李某提出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再造一个新箱包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公司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倍加努力,创造一切条件尽快上市,求得企业更快更高发展。 2011年2月,该箱包公司一客户曹某来到李某办公室。在一阵嘘寒问暖后,曹某要求李某的箱包公司帮其出口一批箱包,并承诺事成后给予相应的好处。同时,曹某以往欠箱包公司的货款也可在出口销售款中扣减。李某一听,曹某的主意不错,一是以自己公司名义出口箱包,可以扩大自己公司年销售额和营业利润,为公司上市提供有利条件;二是可以乘此机会把曹某所欠的货款给结清了,何乐而不为?于是,李某欣然同意了曹某的要求。同时,在曹某拍着胸脯保证此笔箱包出口生意绝对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李某放心地把办理出口生意的一切工作都托付给曹某,同时把盖了该箱包公司公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代理报关委托书以及空白的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也给了曹某。 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在这些所谓的“箱包”出口环节,李某得到的只是曹某信誓旦旦的口头保证,既未与曹某签订有关合同,也没有派专人负责管理这批出口业务,以至于到这批出口“箱包”要开具相关票证时,李某才知道曹某要出口的货物根本不是什么箱包,而是家具类。出口货物也不是曹某厂家生产的,而是深圳市陈某提供的。 要知道,李某箱包公司的经营范围有“箱包、塑料制品”等类,就是没有“家具”这一类,而曹某偏偏又要借箱包公司之名出口家具,这不是明显要把灾难引向箱包公司吗?怒气冲冲的李某把曹某叫到办公室后,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并声称从此以后与曹某断绝包括“业务关系、私人关系”在内的所有关系,此后彼此桥归桥、路归路,各不相干。曹某一看李某真的生了气,忙不停地道歉,检讨自己的过错,并搬出双方共同的朋友朱某前来说情。在曹某低声下气地再三道歉及朱某的劝和下,重朋友情、哥们儿义气的李某最终原谅了曹某的不诚信,仍允许曹某以箱包公司的名义出口“家具”,并且叫财务部门在办理家具出口前,到工商和税务机关变更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家具”类别。这样一来,李某和曹某都认为万事办妥,可以高枕无忧地出口家具了。 补罚250万元还要承担刑责 2011年5月,曹某把购进木床、木柜、椅子和木框架等家具类原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交给了李某,发票合计49份,金额430多万元,可抵扣税额74万元,同时开具了金额为810多万元的数份出口发票。同月,该箱包公司对这些进项发票进行了认证,并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时进行了抵扣。2011年6月,该箱包公司就该批次出口家具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申请,出口退税管理部门对这批货物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核查,最终认定该批次出口家具不符合出口退税条件的规定,不予退税,以内销处理。税务机关责令该箱包公司调增应税销售收入810多万元,补报销项税额139万元。 2012年上半年,平湖市国税局开展税务稽查时,惊奇地发现该箱包公司竟做起了家具出口生意。敏锐的稽查人员认为这是不寻常行为,应予以深查,于是对该箱包公司的家具出口生意相关环节进行了仔细严密地侦查。 在兄弟省份国税机关的大力配合下,平湖市国税局最终认定这49份家具类增值税专用发票均为虚开,所涉及的74万元已抵扣税款应予以追回,因此对该箱包公司作出了补缴税款74万元,并处所逃税款50%、即37万元罚款的决定。加上原先责令其补报销项税额139万元,该箱包公司补税罚款达到250万元。李某作为箱包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因其经营的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从家具出口作内销处理,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虚开而补税罚款,到可能面临的牢狱之灾,李某像做了一场噩梦。近日,在补缴了税款、罚款后,李某感叹地说:“做生意遵纪守法最要紧,千万不能因为眼前的小利而忘记了法律这根准绳啊!说实话,这次自己‘糊里糊涂’补了250万元的税款、罚款后,感觉自己也真变成个‘二百五’了。这不,太平舒服的日子不好好过,偏要做些违反税法的勾当,弄得不仅损失钱财,还有牢狱之灾,今后自己的脸可往哪儿搁啊?”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