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税稽查局开展对上市公司解禁股专项调查来源:作者:日期:2009-11-19字号[ 大 中 小 ]   上市公司限制流通股(俗称大小非)自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逐步得以解禁流通。江苏省苏州市境内共有27家上市公司,其中19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限售股解禁的问题。由于上市公司限售股减持过程中产生的收益比较丰厚,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税源。然而,由于税务机关以往对此类涉税业务没有专项跟踪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的减持情况及纳税状况没有掌握,缺乏全面、详细、准确的资料数据。为此,苏州市地税局稽查局于2009年5月初选择2家苏州上市公司对限售股解禁后减持收益的纳税情况开展了调查工作。  经过调查,发现确实存在没有及时纳税的问题。首先,2家上市公司的苏州藉限售股法人股东中共有4户企业发生了减持行为,获得了减持收益1.8亿元,但有3户存在不申报、不缴税的情况,涉及少缴税款达到3500万元。第二,税务征管、稽查部门目前对上市公司限售股东减持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信息来源仅仅依靠纳税人的自觉申报,比较被动。第三,对上市公司限售股的基本情况税务机关并没有掌握详细的数据材料,没有从源头上控制税源。第四、部分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在减持后存在关闭、解散、注销等行为,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为以后的追缴增加不小的难度。  针对以上情况,苏州市地税局稽查局一方面在做好政策宣传辅导的基础上要求被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入库税款3500万元,加收滞纳金90万元。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必须全面彻底地对苏州市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及减持情况开展调查、跟踪及监控工作。  7月20日,苏州市地税局稽查局邀请苏州全市范围内19户上市企业召开了“和谐税务、阳光稽查——苏州市上市公司解禁股情况调研会”,依托上市公司董事会,启动了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及减持情况的全面调查工作,对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日持有股数、解禁后每期期末持有股数、历年送配股分红情况等数据资料进行了收集。同时在税务系统内部建立限售股解禁与减持信息的收集与交换平台、创立了信息交流机制。  依托苏州市19家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股东档案材料,苏州市地税稽查局全面梳理了各上市公司限售股的送配、分红、解禁、减持等情况,并对获得减持收益的苏州藉限售股股东开展调查,对不属于苏州管辖的限售股股东,也通过信息交流平台主动把相关资料告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保证国家税收的及时足额入库。同时,也将探索建立信息交流机制,获取苏州藉企业减持的外地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收益的情况,及时跟进调查。  在对前一阶段已解禁的限售股减持收益调查的同时,苏州市地税局稽查局还将配合征管部门,对未来将要解禁的限售股情况建立起数据资料库,开展跟踪管理,完善企业所得税专项申报内容,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发挥税务稽查以查助管、以查促收、公平税负的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