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公安税务出击千里捣毁4个制假发票窝点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孙军 罗致平日期:2010-12-22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宁夏公安和税务部门出击千里,在河南警方的配合下,一举捣毁了4个制造假发票窝点,缴获各种假发票500多万份,收缴造假发票机器设备10余台、印章1000余枚、火药枪1支。 假发票泛滥,蛛丝马迹露出源头 自今年3月以来,宁夏各地代开代售发票的小广告和名片突然多了起来,而且手机短信也不时有代开代售发票的内容。这一现象引起了当地税务部门和警方的注意。 宁夏国税、地税和公安部门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随着发票印制水平的提升,发票犯罪手法也随之不断翻新,危害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一是假发票主要涉及餐饮、旅店、运输、商业零售、建筑安装等十几个行业,假发票制造工艺高超,不仅具有防伪标志,而且假发票的纸质、规格、油墨、监制章、水印等都达到几乎以假乱真的程度。二是一些不法企业和商户从地下市场购买、使用假发票,通过虚列成本、隐瞒收入等手段逃税,严重扰乱了发票管理秩序,特别是餐饮、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等行业使用假发票逃税较为突出,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三是制售假发票犯罪活动隐蔽性强,犯罪嫌疑人虽然从制造、供货、销售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网络,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往往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且销售人员多为外来人员,流动性很大,销售经验丰富,租住地点及联络方式也经常变化,具有职业化的特点。四是制售假发票犯罪的实施以家族化的团伙形式出现,其主要成员互为亲戚,从而提高了实施犯罪的可靠性。在其内部分工明确,产、供、销均有专人负责,为了共同的利益长期纠集在一起从事制售假发票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并保持相对的稳定。 银川市公安局和国税、地税部门经过多方排查和审问,并应用多种高科技手段监控,道道蛛丝马迹逐渐汇集成一个明确指向:泛滥于宁夏的各种假发票,大多数源自河南。 奔驰千里外,彻夜排查锁定目标 银川市发票打假联合专案组迅速兵分两路。一路留在宁夏继续监控各种目标,一路远赴河南省开展工作。通过在郑州、南阳、周口、项城等地积极开展侦破工作,最终将犯罪窝点锁定在周口市范围内。 专案组人员以当地饭店为家,每天早出晚归,不停地穿梭在周口的城郊、乡村,有时一跑就是几百公里,一守就是好几天。但令专案组始料不及的是,突然之间,制售假发票团伙停止了活动,失去了音讯。经过与当地公安部门分析案情变化,大家一致认为,制售假发票团伙停止活动的主要原因与秋收有关。由于侦查的窝点在偏远的乡村,窝点的印刷工人大都是当地的农民,这时请假回家参加收割去了。专案组决定,继续守候侦查,争取获得更多更准的情报。 9月28日清晨,专案组的车辆早早出发。谁知他们刚进村子,就被一名团伙成员发现。一时之间,窝点停机断电,门锁人离,手机关闭,整个村子不露痕迹,侦破工作再次受阻。 烟味指路径,打假行动大获全胜 案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专案组紧急研究对策,决定对该村200多户中的60户人家进行逐一排查。 当专案组进行第二圈排查时,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村口、路边的闲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打听情况,有的跟在排查组后边不断地问这问那。专案组以查找逃犯为借口逐户排查,但仍没发现任何线索。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一名同志举手示意大家停住。大家屏息静候,这时,空气中有淡淡的烟味飘来。9月的周口大地,还没有到烧炕的季节,专案组转了几圈,也没有发现当地村民用柴火做饭。这烟味究竟是从哪里传来的? 专案组人员顺着烟味来到一户农家,只见大门从里面紧锁着。专案组人员敲门,却始终没有人前来开门。专案组人员爬上高高的院墙,见一个老头正朝着墙头张望,老人只好把大门打开。专案组人员迅速冲进有烟味的房间,见屋里火苗正旺,一名妇女正在往大火里扔假发票。专案组人员迅速隔离了焚烧证据的妇女,扑灭烟火,清理发票,寻找设备及其他犯罪证据。 然而,现场只发现少量发票。面对现场的情况,专案组人员决定连夜排查,并封锁了进出该村的3个主要路口,严防设备、发票流出。 工夫不负有心人。办案人员在一条崎岖泥泞的道路尽头,发现了一处院落。当敲开院门,一名60多岁的老人说家里人全出外打工去了,家里就他一个人。当要求老人打开其他房间的灯时,老人说其他房间没电。排查组借助手电接通电源后,在一个3套间的房屋内,用于印刷假发票的机器设备和电脑展现在面前。排查组进行搜查,在生活杂物和粮食下面,发现有印制好的假发票及半成品。这时,另一排查组也传来了好消息,他们也发现了一个制假窝点。这时,从焚烧假发票的犯罪嫌疑人那里得知,在距该点200多米外还有一个窝点。经犯罪嫌疑人指认,对这一窝点又进行了搜查,发现是4个窝点中*5的。 至此,该村4个制造假发票窝点被一一捣毁,当场收缴各类假发票500多万份,缴获制造假发票的大型彩色印刷机3台、晒版机2台、裁纸机1台、电脑2台、打印机2台,以及印章1000余枚、火药枪1支,抓获犯罪嫌疑人若干。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