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 会计从业实训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ACCA CMA USCPA CFA FRM 基金从业 银行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财经求职 银行招聘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 户  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高顿网校

弥补亏损的税法规定和会计规定的差异及协调

发布时间:2014-12-22 14:48 来源:网校

小编导读:
弥补亏损的税法规定和会计规定的差异及协调 来源: 作者: 日期:2007-11-28 字号[ 大 中 小 ]   弥补亏损的税法规定  1.税法所指亏损的概念,不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亏损额,而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金额。  2.企业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所得予以弥补,按弥补亏损后的所得额来确定适用税率,但税务机关查增的所得,不得弥补亏损。  3.弥补亏损期限,是指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发生亏损,准予用以后的应纳税所得弥补,一年弥补不足的,可以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4.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弥补亏损问题规定。为了简化计算,企业发生亏损,对其从被投资方分回的投资收益(包括股息、红利、联营分利等)允许不再还原为税前利润,而直接用于弥补亏损,剩余部分再按有关规定补税。如企业即有按规定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也有不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可先用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直接弥补亏损,再用不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弥补亏损,弥补亏损后还有盈余的,不再补税。  5.免税所得弥补亏损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既有应税项目,又有免税项目,其应税项目发生亏损时,按照税收法规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约弥补的亏损,应该是冲抵免税项目所得后的余额。此外,虽然应税项目有所得,但不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免税项目的所得也应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6.企业合并弥补亏损问题。企业合并,通常情况下,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  7.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的亏损弥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实行由行业和集团公司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成员企业(单位)当年发生的亏损,在汇总、合并缴纳时已冲抵了其他成员企业(单位)的所得额或并入了母公司的亏损额,因此,发生亏损的成员企业不得用本企业以后年度实现的所得弥补。成员企业在汇总、合并纳税年度以前发生的亏损,可仍按税收法规的规定,用本企业(单位)以后年度的所得予以弥补,不得并入母(总)公司的亏损额,也不得冲抵其他成员企业(单位)的所得额。  8.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发生的损失,只能用境外所得弥补,不能冲减境内所得。  9.税前弥补亏损的审核。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应在年度终了后的45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亏损并报送亏损年度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企业税前弥补亏损申请表。经税务机关确认的亏损额,纳税人可在盈利年度按月或按季进行弥补。  会计上的“亏损”与税法上的“亏损”不是同一概念,税法上的“亏损”是在会计“亏损”基础上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调整后的金额。企业应按税法规定进行亏损弥补。  例:甲企业2001年度营业亏损150000元,本年度国库券利息收入为20000元,获得A公司的投资收益为200000元,对B公司的投资损失为30000元。甲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A、B公司的所得税税率都为15%。甲企业对A、B公司的投资均采用成本法核算。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甲企业2001年的税前会计利润=200000+20000—30000—150000=40000(元)  按税法规定,弥补亏损的程序为:先用A公司的投资收益弥补B公司的投资损失,再弥补本企业的营业亏损;弥补后还有200000—30000—150000=20000(元),这20000元再补税;而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缴企业所得税。则甲企业2001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0÷(1—15%)=23529元,应补缴企业所得税=23529×(33%—15%)=4235(元)。 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税务经理专修班,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责编:高顿网校
部落热帖
沪ICP备 14038153号 诚信网站 可信网站 实名网站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社会证信网 沪公网安备31010902001351号
沪B2-2016019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Copyright © 2006-2018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