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对增值税税负的影响面面观来源:作者:温翔日期:2008-12-24字号[ 大 中 小 ]   一.存货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几点原因  1. 生产资料市场供应紧张  企业存货积压资金过大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产品市场滞销;其次是生产资源有价格上涨的趋势,企业囤积资源则毫无疑问是为了获取大额利润;再次是管理不善,存货购进过多造成大量资金沉淀;最后是无计划采购,进大于销。  存货量过大似乎与影响增值税税金毫无关系,但是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还在大量购进资源,虽然短期增值税税金不需要缴纳或是少缴,然而这些存货如果减值速度过快,企业很可能将出现潜亏现象,计提大量的跌价准备同样会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降低管理成本并没有取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增加了成本。  生产资源市场出现价格上涨的苗头,企业很可能会调动所有的闲置资金进行大量采购,加大企业生产原料的储备。这样的做法存在很大风险,一旦市场价格快速下滑,所有储备的资源必将受损,因此没有90%以上的把握,大量囤积生产资源是比较危险的。市场经验丰富的决策者能够险中取胜,在于他们洞悉市场风云,“不打无把握的仗”。  生产原料储备加大,意味进项税金额加大,如果这些原料不能马上生产为产成品销售出去,如果购进的原料金额大于当期销售收入,很可能销项税金与进项税金一抵扣,企业缴纳的增值税税金就会少缴或者不缴。  2. 销售价格下滑  由于生产原料市场紧张导致企业原材料存货加大,这样负面的影响就会变产成品市场压力,如果市场滞销或者该类产品价格下跌,这样销量不但会减少,而且销售收入无形中也会下降,总体来看,增值税金的税负将出现下降的趋势。  如何降低高库存下的资金风险,*4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组织好生产,将原料投入生产,尽快产出产品,迅速投放市场,这样“短、频、快”可能会为降低亏损以及资金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是连续性的,原料还在继续采购,销售也还得不断的发生,所以生产经营受到原料市场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3. 人为操控税负  增值税税负的高低对一个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经营质量好坏的间接评价标准。从税负来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看出企业产品增值空间;  二是可以看出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生产经营是否良性发展;  三是可以看出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一个运转良好的企业长期出现增值税税负率偏低未必是好事,一是存货周转速度慢,资金沉淀严重,二是企业利润空间太低,单位产品利润率过低,这样的企业就很难长期发展壮大。  很多私营企业认为增值税税负率高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它们可能就会通过隐瞒销售收入、开设私人账户、资金体外循环进行生产经营运作,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虽然增值税控已经实现,但是从根源上彻底杜绝偷逃增值税金目前还难以实现。人为操控税负的现象不容忽视。  4. 隐瞒实际销售收入  降低增值税税负目的的手法有很多种,如找名目索取进项税抵扣,通过与关联方发生交易或者采取各种销售折扣将利润转移到体外等。隐瞒实际销售收入是偷逃增值税金最直接最快速的办法,但没有系统考虑和操作,企业偷税行为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对存货的盘点可以理清企业实际消耗和销售的数量,通过对各个银行账户的检查也能够发现资金流出体外的痕迹,再则通过核查往来账款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所以企业简单的截流销售收入造成短期的税负降低未必能满足其偷税目的。  二.存货量的大小如何能够调节增值税税负  究竟存货如何影响到增值税税负的变化,对于很多产品比较紧俏的企业也有可能无形之中的运作就能期起到税负的降低。如果企业对自己产品市场变化有一定的成熟经验,则管理者可以根据市场的风云变化来购进原材料,例如企业正常生产消耗原材料每月100万吨,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之下以产销100%来掌握购进原材料,但市场原材料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企业就会不惜贷款来采购原材料,这样原材料囤积一倍于产品销售量的规模可能会发生。  企业如何掌握市场变化非常关键,具体可以产生以下行为:  1. 靠筹措资金来大量采购原材料以实现未来盈利的目的  原材料涨价必然导致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企业可以计划在原材料上抢先商机赚到一笔利润,如果最终产品仍然有上涨趋势,那企业还有可能在产品与原材料利润空间加大时再赚一笔,尽管会影响增值税的少缴或者不缴,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未来盈利的空间加大,增值实现,同样也降低税负,企业两倍原材料库存于销量的决策很可能为企业合理节税带来机遇。尽管存在产品降价的风险,但是企业也有可能“赌一把”。  2.通过采购相同产品来满足盈利目的  企业生存是为了创造企业价值的*5化,掌握一定的市场,拥有一定的客户,企业如果有足够多的资金,还可能大量采购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目标利润的实现。  企业虽然有自己适销的产品,但是产品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那企业就有可能通过其他渠道采购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许采购来的产品利润空间没有自身生产的产品利润空间大,但是企业同样有可能不放弃赚钱的机会,这样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增加,而增值税税负必然降低。  3.竞争力差的产品通过降低销售价格的策略来促销,这样可能减低企业增值税税负  竞争力极强的产品可能会让企业作出增加产量的决策,通过增加设备、引进多条生产线等而达到占有市场的目的。但是竞争力差的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下风,企业往往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或者进行销售折扣来促销产品。价格降低必然导致增值税税负的降低,这样的降价不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手段。  4. 存货量大的企业遭遇市场下滑,同样有降低税负的行为  从以上第1点的分析来看,企业面临市场产品的供小于求时,靠大量采购原材料或扩大生产量来达到企业盈利目标,存在一定风险,一旦遭遇产品市场价格下滑,企业高价购进的原材料以及高成本的产品势必会在市场变化和资金周转的压力下,急于出手而降低盈利目标,这样也很容易降低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原因主要是增值空间缩水。  原材料占产品成本80%以上的企业,以上几点原因影响企业增值税税负的降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生以上几种行为实属正常,所以增值税税负的变化不是简单的问题,它受到很多非主观因素影响。  三、企业如何通过调节存货量提高企业增值税税负:  1. 减少库存存量,合理库存  如何保持合理科学的存货库存量其实很不容易,企业如果只考虑稳定的盈利目标,那当月大量购进原材料就有可能降低周转速度,上月库存保持生产目标量50%的原材料,当月再购进100%的计划原材料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满足企业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够衔接起来。原材料占到产品成本80%以上的产品增值税税负也不会有多高,但是至少可以稳定表现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其实市场的杠杆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然这也取决于企业资金存量大小的关系,没有资金想多库存也是白想。  2. 防范市场风险、  其实企业防范市场风险不决定于存货量的大小,而是决定于本企业产品市场容量以及价格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资金以及生产能力的允许情况下,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创造*5价值。如果资金充足的企业在充分把握市场规律的前提之下同样可以靠囤积库存来达到市场持续上升盈利的目的。  3. 做保守型经营  要持续稳定增值税税负,企业只有做保守型的经营,满足目前市场对自己产品的定量需求。其实对于盈利空间大的产品,企业主动放弃市场,等同于给别人机会,那企业未来的命运必然是慢性死亡,尽管能保持短期增值税税负的平稳,但是企业未来必然失去竞争力。企业未来企业增值税税负不是平稳发展而可能是慢慢降低,甚至到零增长率以下。  所以单纯来看一个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变化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