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增值税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来源:作者:赵迎春日期:2010-02-23字号[ 大 中 小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依据,在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依据。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是,公允价值对各类资产的含义是不同的,有的包含增值税,有的不包含增值税。因此,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需要补价时,不能简单地以公允价值是否相等作为判断依据,确定补价金额的基础应该是考虑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下面举例来进行说明。 [案例] 2006年6月,甲公司以生产使用的一台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一批,换入的办公家具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换出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交换日累计折旧为28000元,公允价值为60000元。办公家具的账面价值为64000元,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0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乙公司换入甲公司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假设甲公司在交换前没有为该项设备计提减值准备,整个交易过程中,除了支付1200元的运杂费外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乙公司在交换前也没有为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销售办公家具的增值税税率为17%,在整个交换过程中没有发生其他税费。 [案例分析] 对于该项交换业务的会计处理,大部分资料都是按照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等,不涉及补价的问题来处理的。另外,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甲乙公司均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人账价值,并确认损益。其账务处理如下: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52000 累计折旧 28000 贷:固定资产 8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借:固定资产——办公家具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3200 营业外收人 68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按照税法的要求,企业以库存商品换入其他资产,视同销售行为发生,应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 乙公司换人设备的入账价值为:换出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加上增值税的销项税额=60000+10200=70200(元)。 借:固定资产——设备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4000 贷:库存商品——办公家具64000 通过以上的账务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甲乙公司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不相等。因为乙公司换出的是存货,其公允价值是不含增值税的价格,按税法规定还要缴纳增值税10200元,如果乙公司不能从甲公司收取增值税,则乙公司为了取得甲公司的设备真正付出的代价应该是公允价值加上增值税,也就是60000+10200=70200(元)。而甲公司换出的是设备,公允价值中不含增值税,甲公司为了得到乙公司的办公家具真正付出的是设备的公允价值,也就是60000元,这样因为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相等。如果不进行补价,这项交换是不能成交的。因此,本文认为,要使该项交换业务发生,甲公司应该支付给乙公司补价10200元。其账务处理应该为: 甲公司: 1.计算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10200/(60000+10200)=14.5% 2.计算换入资产的人账金额。换人资产的入账金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60000+10200+1200=71400(元)。 3.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52000 累计折旧 28000 贷:固定资产 8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借:固定资产——办公家具71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53200 银行存款10200 营业外收入 8000 乙公司: 1.计算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10200/(10200+60000)=14.5%,14 5% 2.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金额。换入资产的入账金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60000+10200+0=70200(元)。 3.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设备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4000 贷:库存商品——办公家具 64000 从以上会计处理可以看出,由于乙公司换出的是存货,该资产的对外交换价值为60000元加上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元,共计70200元。而甲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00元,因此,甲公司应该支付给乙公司10200元的补价,此交易才会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发生,否则,就有关联方交易的可疑性,也有可能影响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认定。 因此,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增值税时,交换双方资产的公允价值都应以其含税价作为确定的基础,因为只有含税价才与市价相等,这样确定的资产的公允价值才更合理和准确。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32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