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资金异动 查出账外收入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周建均日期:2012-05-22字号[ 大 中 小 ] 案例1:检查组到一家化工制造企业进行检查。检查前,检查人员根据该企业产品的制造工艺,确定了被查企业产品所耗用的主要材料及正常的投入产出比率。随后,将企业当期主要材料耗用数量乘以正常投入产出率,求得每种产品的正常产量。经与企业“产成品”明细账上记录的累计入库数量核对后发现,该企业正常产量为乙醛390吨左右,而账面入库263吨;正常产量为对本甲基胺氢330吨左右,而账面入库228吨,差额较大。通过进一步检查,企业交代了账外经营偷税的事实。 分析: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计算查找相关的原料、辅料、包装物耗用定额指标。将企业上述物资的实际耗用量乘以单位耗用定额,测算出产成品正常产量,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重点要抓住能决定产成品产量的关键因素,如与产成品存在“一对一”关系的关键性配件等。对经有关部门审批才能外运的产品,可直接到相关部门核实其实际销售数量。 案例2:某水泥制造企业账面反映的销售对象集中在建筑公司、厂矿企业。这与该企业产品销售面广,各乡镇农村基本设有销售点的实际情况不符。检查人员通过企业质量控制中心,了解了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产品的配方,以及水泥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投料数量比率,分析计算原辅材料与产成品的配比关系,没有发现异常。后来,经请教行业协会,检查人员了解到水泥行业生产耗用的电力比较稳定,以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例,外购石灰石生产每吨水泥耗电量约为112千瓦时,这个数据与生产环节球磨机、传输、提升设备等技术指标相吻合,也得到了该企业质控中心人员的认可。按实际耗电量乘以正常电耗测算,该企业账面产成品入库数还不到正常产量的2/3.经外围取证,企业最终交代了有账外经营的情况,会计承认是通过少计部分材料的手段制造了进销平衡的假象。 分析:企业在隐瞒收入的同时,一些有经验的财务人员也会考虑到如何减少破绽,如在账面上少计材料等,从而实现进销平衡。相反,企业耗用的水电数则不容易做假,如能根据产品特点取得单位水耗或电耗,就能测算正常产量,从而找到案件检查的突破口。 以上列举的是依据企业账面情况检查账外收入的一些技巧,通过这些方法能有效发现疑点,找到线索,当然最终形成证据还要辅以其他一些手段,如存货盘点、外围查证等。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