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挂往来账瞒天过海 查往来款水落石出
挂往来账瞒天过海 查往来款水落石出来源:作者:何敏 艾剑炜日期:2012-09-13字号[ 大 中 小 ] 案例 最近,某市地税局稽查局在对一网络信息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以有线电视为主要经营项目且主要针对广大市民的往来款项比重明显偏高。该公司2009年取得经营收入5911898元,往来款项2069146元,占经营收入比重35%。稽查人员顺藤摸瓜,对往来款项进行比对核查,重点关注3笔金额较大的往来款,*9笔是“其他应付款——某局解扰办”,金额844989元。第二笔是“其他应付款——某村材料款”,金额95650元。第三笔是“其他应付款——综合户”,金额463758元。 该公司将用收款收据收取的部分收视费844989元挂在“其他应付款——某局解扰办”的往来科目上,而某局解扰办每月开具行政事业性票据从公司账上收走,莫非这笔款项是该公司代某局收取的费用?这笔收入很可能未进行纳税申报。根据相关规定,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其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罚息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面对稽查人员的质询,企业财务人员不得不承认,该部分往来款是公司替某局解扰办代收的费用(按有线电视用户每户每月收取3元解扰费),公司一进一出没有任何收益,所以没有进行纳税申报。 对第二笔款项,如果该笔材料款属赊购性质,为什么不计“应付账款”科目而计“其他应付款”科目?难道是企业对外销售的材料款挂在往来账上?经过认真审核该笔业务的原始凭证,发现上面确实记载了该公司收取某村委网络器材款95650元。稽查人员分析,该情况不可能出现。因为该村委地处偏远山区,购买网络器材有何用途?对此,财务人员无法自圆其说,只得道出个中原委。原来,该村委地处偏远山区,如果架专线,费用昂贵,当地政府一直没有替村民开通有线电视网,致使村民无法收看有线电视节目。而该公司有一条通往山上的光缆正好经过该村委,经村委提出,公司同意为村委新建一条有线电视传输网,由村委负担网络器材款。也就是说,网络器材款实为收取的有线电视初装费。按现行税法规定,有线电视初装费应按“建筑安装业”税目缴纳营业税。因承接这项工程明摆着亏损,财务人员便施瞒天过海之计,将收来的工程款直接抵冲材料成本,既未按会计制度的规定结转工程收入,又未按税法有关规定申报纳税。 对第三笔往来款项,近50万元综合户是怎么回事?稽查人员调阅相关会计凭证,反复询问企业财务人员,终于弄了个水落石出。原来,公司为某厂制作安装网络监控系统,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讫业务款项,按财务制度规定应立即确定收入。但公司考虑到本年度利润已经完成,如该笔业务确认收入,势必增加下年度利润基数和计划,影响下年度利润指标的完成,最终导致员工个人收入锐减。为此,公司决定将这笔业务暂时挂在往来上,待下年度结转利润。但按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以会计年度划分纳税期间,公司将收入滞后入账,必然减少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分析 往来账目比较隐蔽,一些企业财务人员由于财税知识欠缺或者主观故意,在往来账上做文章,混淆真实经济业务,隐瞒经营收入,偷逃国家税款。这就要求稽查人员在税务检查过程中,认真了解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审核每一笔经济业务的真实性,重视每一笔往来明细账的检查比对。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