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企业财务通则内容比较来源:作者:日期:2008-06-30字号[ 大 中 小 ] 旧《通则》的内容有十二章,新《通则》的内容有十章,新、旧《通则》的内容比较见表1-1. 由此可见,新《通则》继承了旧《通则》的有效部分,并注重内容的更新和观念创新,还注意处理了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衔接,避免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新《通则》在制定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表1-1 新、旧《通则》的内容比较表新《通则》新《通则》 旧《通则》*9章总则 总则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筹集第三章资金筹集 流动资产第四章资产营运 固定资产第五章成本控制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第六章收益分配 对外投资第七章重组清算 成本和费用第八章信息管理 营业收入、利润及其分配第九章财务临督 外币业务第十章附则 企业清算第十一章(无) 财务报告与财务评价第十二章(无) 附则 1.立足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主体的行为。 新《通则》与旧《通则》相比,不再作出财务收支范围及标准的规定,而是保障企业在同一财务行为中,尽可能公平合理地对待不同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本着这一修订原则,新《通则》对主管财政机关、投资者、经营者的行为作出了必要的规范。 2.立足于贯彻国家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新《通则》与旧《通则》相比,注重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调整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强调企业需要承担环境资源和人工成本补偿的责任,从而协调企业与社会的经济关系,使企业的财务行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立足于协调企业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财务的实质,只有处理好企业的财务关系,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新《通则》与旧《通则》相比,尤其注重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中的各项经济利益关系,使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得到应有的维护。 4.立足于监督企业的经济运行。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运行。新《通则》与旧《通则》相比,更加注重利用信息管理,更加注重控制财务风险,更加注重不同方式的财务监督;力求将微观经济运行质量与宏观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实现从微观到宏观的经济运行的有效监控。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3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