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新旧政策对比
“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新旧政策对比来源:中国税网作者:秦文娇日期:2008-10-28字号[ 大 中 小 ] 新《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其与2004年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会[2004]5号)(以下简称旧办法)进行对比分析。 一、新旧政策的区别 1.分类不同:新准则将生物资产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对生产性资产不划分成熟与否。旧办法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对生产性资产划分为成熟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2.折旧方法不同:新准则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取消了旧办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的方法。 3.成本转结方法不同:新准则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方法。旧办法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4.会计计量属性:新准则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但允许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旧办法只可以使用历史成本。 5.跌价和减值准备:新准则规定消耗性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可以恢复,生产性资产计提的减值不可恢复,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旧办法消耗性资产的跌价准备和生产性资产的减值准备均不可恢复。 6.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新准则规定以名义金额入账,名义金额为1元人民币。旧办法没有此类方法的规定。 7.会计科目的变化:新准则对于生物资产的会计科目设置尽量按一般性企业通用的会计科目为基础,在二级科目中考虑其行业的特性,只有在一般企业会计科目不足以说明其特点时,才新设一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二、举例分析:新旧政策的财务处理差异 例:假如红富农场为一家养猪场,对公猪、母猪、仔猪等,按饲养的档次不同,实行分群核算,2008年有关业务如下: 1.2008年3月,红富农场从市场上一次性购入14头种猪和500头仔猪,单价分别为1500元和300元,共计171000元。此外,发生的运输费为4000元,保险费为2500元,装卸费为2050元,款项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2.500头仔猪中有300头作为育肥猪分群核算,关于该300头仔猪相关资料如下:共喂养饲料费5万元,支付饲养人员工资3万元,猪舍折旧费1万元。2008年11月,红富农场遭受疫情,致使农场严重受灾,该300头育肥猪的可变现净值估计为120000元,12月将其中的200头育肥猪宰杀后冷冻入库准备出售,另外将剩余的100头直接出售,共收到银行存款110000元。 3.2008年3月,农场自行繁殖产畜150头,并实行分群核算,该产畜达到成熟期时共发生饲料费30000元,人员工资20000元,猪舍折旧费5000元,水电费3000元,并都以银行存款支付。 4.2008年11月,红富农场遭受疫情,致使农场严重受灾,以上150头产畜的可变现净值估计为40000元。 5.由于产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老,经场长办公会议同意,根据产畜的生育特点,以上150头产畜采用“产量法”计提折旧。已知该批产畜在孕仔过程中发生饲料费40000元,人员工资30000元,猪舍折旧费10000元,水电费5000元,该批产畜共计提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费8000元,并都以银行存款支付。 6.以上150头成熟期产畜有50头转为育肥畜,另30头进行处置,取得银行收入30000元。 7.由于该农场地域特点,从而拥有并控制了一片天然起源的植物林。 三、案例解析: 1.确定应分摊的运输费、保险费和装卸费: 分摊比例=(4000+2500+2050)/171000=5% 14头种猪应分摊:14×1500×5%=1050(元) 500头仔猪应分摊:500×300×5%=75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22050消耗性生物资产157500 贷:银行存款179550 2.在成本核算中,能分清批次的费用直接归集到核算对象中去。猪场投入的饲料、人员工资及猪舍折旧费等因实行分群管理,可以直接归集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中。期末,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借“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即: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9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0 原材料 50000 累计折旧 10000 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157500×300/500+90000)-120000=184500-120000=645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消耗性生物资产 645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64500200 头育肥猪宰杀入库: 借:农产品 80000 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43000(64500×200/3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123000(184500×200/300) 100头直接出售: 借:银行存款 1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00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 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215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61500 3.“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可按“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明细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主要核算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 即: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58000 贷:原材料 30000 应付职工薪酬20000 累计折旧 5000 银行存款 3000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按其账面余额,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假设不再发生其他费用,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58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58000 4.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有关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应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进行减值计提,即:借:资产减值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 18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18000 5.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产出农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能分清对象的可以直接计入“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借“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借“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才能计提折旧,而是否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区分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和未成熟的分界点,同时也是判断其相关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是区分是否计提折旧的分界点。会计处理为: 借:农业生产成本93000 贷:原材料 40000 应付职工薪酬 30000 累计折旧 10000 银行存款 5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8000 6.转为育肥畜的会计处理: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10666.67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2666.67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6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19333.33 处置肥畜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30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1600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36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116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3600 7.对于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企业几乎没有投入,因此,其成本难以确定价格。在我国当前生物资产市场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天然起源生物资产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相当的困难。鉴于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地取得,应按名义金额确定生物资产的成本,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名义金额为1元人民币,即:借:公益性生物资产 1 贷:营业外收入 1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