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进货渠道完成进项税额筹划来源:作者:日期:2007-11-29字号[ 大 中 小 ]   由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缴纳的增值税是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后的差额,所以,企业在购入货物和接受劳务的同时,取得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大小对企业的税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增值税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税法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限于下列两种情形:一是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二是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由于向企业提供货物和提供劳务的企业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而根据税法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普通发票,而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从小规模纳税人那里购入货物和取得劳务,不能取得用于抵扣税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在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的同时抵扣增值税。所以,在购入货物的价格相同时,应尽量从一般纳税人客户那里购入货物,从而减少当期应纳的增值税额。  例如,企业从一般纳税人那里购进甲货物的价格为每吨1000元,尽管企业需要支付1170元,但170元的进项税额可以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扣除,所以,计入成本的价格只有1000元。而如果从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同样的货物,从经济角度来说,如果高于1000元,成本就将加大。因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专用发票,无法将小规模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进行抵扣,支付给小规模纳税人的费用,需要全部计入货物的成本,所以,简单的比较方法是将支付给一般纳税人的货物价款部分与支付给小规模纳税人的全部价税合计进行比较,择其最低者。  在一般纳税人从其他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货物并取得专用发票的情况下,计入货物的成本与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人同样货物计入货物的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形成的购货成本相同,但企业获取的净利润并不相同。从购货企业来说,支付给供货方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能够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是因为购货方支付给供货方的进项税额由供货方以销项税额的形式上缴了国家。但是,与购货企业直接上缴国家税金不同的是,企业支付的进项税额是企业在购货过程中所必须垫付的税款,企业只要购入货物,就必须支付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是企业为获得货物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同时,企业加大进项税额的结果是减少了本企业的应纳税额,由于本企业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以本企业当期应缴增值税为基数计算的,如果本企业产生的应缴增值税数额少,产生的税费附加也少。由于企业上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要在税前扣除的,所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多少会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  企业能否在购入货物和接受劳务的同时取得专用发票,主要取决于购货渠道、供应部门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而不在于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水平高低。在购入货物和接受劳务的同时是否取得专用发票,主要依靠货物的采购人员和劳务的接受人员的税费意识,所以企业应对有关的业务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及形成必要的制度,让有关的业务人员具备起码的税法常识和进行税费计算比较的业务素质。对于企业生产需要的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企业的供应部门的采购人员也许有了这种常识。而对于管理部门需要的计入管理费用的货物和劳务的采购,由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带有随意性或随机性,往往会忘记这一点。例如,企业购买文具用品,可能忘了取得专用发票;或者采购人员只注意比较大商店是0.5元一个本子,而沿街小商店可能是O.48元一个本子,采购人员只注意到小商店的东西便宜,而忘了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个因素。所以,企业能否节约税费,在于企业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节约税费的工作不仅仅依靠企业的财务人员,而依靠企业全员素质的提高。  从进货渠道的税费筹划来说,还涉及运费的问题。供货地的远近,决定了企业付出运费的多少。企业采购的货物在市场上处于买方市场时,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以运到企业的供货价进行采购,供货方距离远近所产生的运费,不在企业进货价格中考虑,可有效地规避运费成本的高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在考虑运费问题时,应注意取得规范的运费发票,并以运费扣除可以抵扣进项税后的余额进行考虑。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以及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所以,企业支付的运费扣除可以计入进项税额后的余额,才是企业计入相关货物成本的费用。有时候,距离远的供货方的供货价格可能较低,但运费可能较高;而近距离的供货方的供货价格高,但运费较节省。同时,近距离货物运输的路途损耗较少,而远距离的运输的路途损耗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货物的采购净价款和计入货物成本的运费等相关费用综合起来进行比较,择其成本较低者。  从货物采购过程中的成本和税费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需货物的采购,除进价外,还会涉及到包装费、包装物押金、运输装卸费、途中保险费等多种费用,而企业进行采购决策的基本思路是比较不同进货渠道进货的成本时,应将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因素从进货成本中剔除出来,将计人成本费用的金额进行比较,择其质优价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