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总结篇来源:中国税网作者:熊臻日期:2008-05-23字号[ 大 中 小 ]   从2007年8月27日起,本网推出了“税收筹划三十六计”系列文章,通过众多筹划实例,从资本运营、优惠政策运用、回避高税负风险等方面,对税收筹划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给税收筹划实践注入了一股新风。需要提醒的是,“税收筹划三十六计”只是提供了一种筹划思路,在具体操作时纳税人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充分论证筹划方案的可行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此笔者就实践中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的注意事项作补充说明,以此作为阶段性总结。  一、要正确认识“税收筹划三十六计”的作用  所谓税收筹划,是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设计并实施合理的纳税方案,以降低纳税成本,防范涉税风险,实现纳税人权益*5化的一项理财和维权行为,税收筹划的核心是规范纳税,最终目标是既不多交税款,也不少交税款。“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正是围绕“既不多交税款,也不少交税款”这一目标,而可能运用的一系列筹划思路。在此提醒广大读者,“税收筹划三十六计”并没有“无中生有”的神奇魔力,正确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的结果,只是防止了多缴税,或者防止了因少缴税款而被处罚的风险。  二、要切实掌握税收政策的内涵  合法性原则是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所有税收筹划活动都不能违反税收政策,否则将会筹划失败,甚至存在因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纳税人主观上并不存在违反税收政策的故意,其“多缴税”或者“少缴税”的行为,都是因为不懂税收政策或者错误地理解了税收政策。要正确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筹划者必须“精确”理解税收政策,全面掌握税收政策的内涵。因此,纳税人在税收筹划前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必须注重税收政策学习;二是重大事项要咨询税收专家或者专业代理机构;三是要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需要强调的是,在税收筹划方案实施前及实施中,主动征求主管税务机关的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三、要保持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  在实践中,税收筹划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税收筹划方案的具体形式也是多样的。因此,在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时,应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切忌生搬硬套。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加之现阶段我国的税制仍处于改革和不断完善的状态,税收政策经常发生调整或者变化,纳税人应当注意过去成功的筹划案例在当前不一定适用,这就要求纳税人在税收筹划时,保持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以便随着国家税制、相关政策的改变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并适时调整筹划思路,采取措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如果采取常规的交易方式就能达到“既不多交税款,也不少交税款”这一目标,那么可以认为这一交易不存在税收筹划空间。税收筹划的任务是寻找非常规的交易方式来减轻税负。“税收筹划三十六计”较多地运用了超常规思路,来选择交易方式,从而避开高税负环节。我们知道企业合并的方式通常是盈利企业吸收合并亏损企业,我们也应当知道税收政策并不反对亏损企业吸收合并盈利企业;我们知道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进行免税改组,我们也应当知道符合免税改组条件时,税收政策并不反对选择应税改组;我们知道直接销售可以转移资产的所有权,我们也应当知道投资同样可以转移资产的所有权。需要注意的是,“打破常规思维方式”并不是要求打破税收政策的限制,超常规的筹划思路同样必须以合法性为前提。  五、要注意税收筹划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是实现税收筹划目标不可缺少的基础。一个小小的失误,很可能会造成税收筹划彻底失败,并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例如,某企业在运用企业分立筹划方案(以分立后转让股权代替资产直接转让)时,忽略了“企业分立日”应当在“新设企业登记日”之前,从而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企业分立不成立。因此,纳税人在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的全过程中,应当仔细审查每一个细节,及时修正失误,彻底排除前后矛盾、思路冲突的现象。  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在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时,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为降低税收负担创造条件。可利用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例如“无中生有”运用的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借尸还魂”运用的是关联企业内部的亏损资源,“远交近攻”运用的是企业外部合作方的费用资源,等等。  七、要保证总体利益的*5化  首先,纳税人要综合考虑整体经营活动,以企业的整体利益*5化为最终目标。*3的税收筹划方案并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但肯定是总体收益*5的方案。其次,在税收以外的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要善于发现税负最轻的筹划方案。例如“声东击西”、“关门捉贼”、“欲擒故纵”、“金蝉脱壳”等,是另辟蹊径,寻找低税负渠道的典型案例。第三,在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时,要充分考虑筹划成本。例如在资本运营类的税收筹划方案中,其筹划成本通常是较高的,纳税人应当事先进行精密测算,防止得不偿失。最后,在运用“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时,要注意税收利益的取舍。例如“擒贼擒王”、“抛砖引玉”、“李代桃僵”等,就属于此类税收筹划思路。  八、要努力健全会计核算  税收筹划方案的确定与实施都是以纳税人的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如果这个基础是脆弱的,甚至是虚假的,那么税收筹划活动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纳税人必须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并确保财务会计人员严格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唯其如此,才能保证税收筹划活动在合法性前提下构筑,使税收筹划行为与避税、偷税行为区分开来。  九、要时刻防范筹划风险  纳税人应当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千万不要认为税收筹划方案是经过专家、学者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拟订的,就一定是合理、合法和可行的,就肯定不会发生筹划失败的风险。纳税人应当意识到,由于筹划目的的特殊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无时不在的。当然,从筹划的实效性看,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纳税人还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预警系统,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示警,提醒纳税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兵书,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是智慧宝库中的瑰奇。将税收筹划思路归纳为三十六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笔者能力所限,在探索过程中难免存在诸多遗憾。例如税收筹划活动必须是合法的,因此,“美人计”是难以使用的,又如税收筹划活动不能损害合作方的利益,因此,“反间计”、“上屋抽梯”也是不提倡的。因为笔者尚未找到税收筹划思路与这些计谋有效结合的途径,所以现有的“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虚有其表。笔者相信,《中国税务报》此次举办的“税收筹划三十六计”专题是探索工作的起点,“税收筹划三十六计”将在税收筹划实践中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结尾部分:  将税收筹划思路归纳为三十六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笔者能力所限,在探索过程中难免存在诸多遗憾。例如税收筹划活动以合法性为前提,因此,“美人计”是难以使用的,又如税收筹划活动不能损害合作方的利益,因此,“反间计”、“上屋抽梯”也是不提倡的。因为笔者尚未找到税收筹划思路与这些计谋有效结合的途径,所以现有的“税收筹划三十六计”是不完整的,有些案例与三十六计的结合甚至有些牵强。笔者相信,《中国税务报》此次举办的“税收筹划三十六计”专题是探索的起点,“税收筹划三十六计”将在税收筹划实践中不断充实、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