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干部在税收执法中如何群众有效沟通来源:江西省地方税务局作者:易雪亮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人际沟通是一门学问。地税征收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如何使执法规范、公正,群众心服口服,并同时起到执法与教育的双重效果,其有效途径之一是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这对形成良好的税民鱼水关系,对社会、对群众乃至对自己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坦诚相待,主动沟通与人坦诚相待,是一个人优良品格的反映。地税执法要赢得群众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是让群众感受到你的坦诚。地税征缴本应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有一些个体经营户不懂相关地税法律,甚至漠视,总以为向他征收地税是跟他“过不去”,一部分群众抱有侥幸心理,与地税干部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对于地税干部执法收税往往不予配合。此时,地税干部在执法中就必须体现坦诚,主动与群众沟通,让群众从心底深处感到缴纳地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主动配合地税干部工作。一些年轻的地税干部在从事地税征缴管理工作中,往往就缺少坦诚,自以为是执法者,工作中不时流露出“特权”思想。对态度蛮横些的群众往往采取“以硬制硬”的简单粗暴方法。也许当时解决了问题,但地税干部为人民的形象也就在这种“冷、硬、横、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丢失了。二、了解群众,灵活处理在执法过程中,地税干部不但要追缴偷漏税,更要了解群众“偷漏税”的原因,只有让群众充分表述自己的意见,才能成功地与其沟通。笔者是基层一位普通地税干部,在地税执法中就发现,除了极个别纳税人私意恶性偷逃税款外,大部分群众是在不懂法、不知法或缺乏纳税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时候,就要区别对待。其实税务行政处罚权中明确规定了罚款具体执行标准都有一个“限”,其目的也就是要求地税干部能根据群众的具体违法行为,以“实际”裁定,而不是“一刀切”。对于个别群众出现漏税、滞税有他的难处和情非得已,对此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必要时以教育为主,群众会理解和配合的。三、注意场合,选择时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能够成功用心理学规律。对方心情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群众违反税法受到处罚,心情肯定不高兴;群众生意经营不景气,赚钱不多,内心会心烦意乱。地税干部此时进行征收或追缴地税,大多会遇到挫折。遇到不明事理或胡搅蛮缠的群众,不但大吵大闹,而且口出狂言谩骂不止。此时如果地税干部出面征收、追缴甚至罚款,面对地税干部的意见和教育对方是很难听进去的,不便于沟通。因此,地税干部与群众沟通,要注意场合,选择时机。一般是等对方情绪和稳定、思维清晰、气氛缓和的时候进行工作。四、尊重为先,情理交融要达到有效的沟通,尊重是前提。我们讲究严格执法,同时也提倡人性化管理。群众即使违反了税法,但并不妨碍他今后成为一名税法的良好遵守者和宣传者。因此,对于一般性违反税法行为的群众,地税干部必须尊重他的人格,在严格执法中体现地税干部的关心、爱护和温馨。此外,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时,要采取委婉的语气,切不可意气用事,更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而要讲究方法,运用技巧,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在情理交融中使违反税法的群众不但接受处罚,而且让他成为税法的遵守者、宣传者和协管员。(作者单位:吉安市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