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的几点思考来源:江苏国税网作者:叶蓓莉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在对一封人民来信中举报一家小规模纳税人有发出商品取得收入未开票、未申报纳税的涉税违法行为的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小规模纳税人在财务核算、建账建制、账证保管、开具发票等涉税事项的管理中都较为混乱,再综观全国的小规模纳税人在对自身企业的财务管理上都不同程度的有类似情况出现,其现状令人担忧,笔者就结合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中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有效地加强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收管理问题,谈几点建议。一、当前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1、宣传不到位。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部分小规模纳税人,不同于大企业,还不能用市场的要求、市场的规律来自我定位和调整,虽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公开和透明,但对及时了解国家的税收法规,对自己的企业应该缴哪些税,如何计算税款等具体规定还不十分清楚。而我们的税法宣传工作没有立足于法制教育,法制宣传,仅仅满足在上情下达,有的是上情下不达,致使税法宣传流于形式的较多,讲究实效的较少,艺术感化、寓教于其中的宣传更少,更有模棱两可政策;使税收征管人员和纳税人无所适从,同时由于部分小规模纳税人受经济利益驱动,进行虚假申报,隐瞒收入,违法使用发票,应建账而未建账,或虚假记账,账实不符等违法行为。2、制度不健全。首先我们的纳税鉴定制度还不够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如纳税人的纳税鉴定,营业执照上实际经营范围多、方式多,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业,而我们只按企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营项目填写,不随纳税人经营情况变化而及时加以修订鉴定。其次纳税申报不严格,一般只在规定期限内自行申报,不审核,建账企业账上与申报不符,更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这种情况税务机关只有在实施稽查后才会知道。如不实施稽查,那么纳税人会长期错下去。再次,发票管理也偏松,税务机关虽有以票管税的思想,但偏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对普通发票轻于管理,对违反普通发票规定的行为处理也过于简单,造成隐患。3、监督不力。纳税检查偏重于一般纳税人,有放小抓大的感觉。对小规模纳税人检查仅局限于举报案件的对象,且对举报的纳税人实施检查往往也由于账证不全,取证困难而半途而废,不进行深入的外围检查,容易使偷税者造成只要不给税务机关取得证据,就可以免受偷税处罚的意识。 4、信息不真。现代征管模式依托计算机进行税收管理,而计算机的适用是以信息准确、全面为基础的,涉税信息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按理应成为整个征管活动的基础。但由于人手少,征管部门的窗口服务实际上是登记制,纳税人申报的原始资料的准确性有限。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变更事项,如一些重要的事项变更,法人代表、经营地址等有时会来办理变更登记,但其他信息发生变化则往往不来变更。有的企业在工商机关办理登记后需要使用发票的才到税务机关联系申购,而不需要时则不到税务机关办理有关纳税事项;有的纳税人多头在银行开设账户,但只向税务机关提供一个基本账号。信息的不真造成偷逃税,无证经营的出现也无从征管。上述问题表明,现行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管理,重任务、轻分析,重眼前、轻长远的情况实际上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征管关系、部门协调、辅导与检查、监督与服务关系,使征管工作出现忙于应付的被动局面。因此,因地制宜制定对策,加强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管已迫在眉睫。二、强化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收管理的对策思考1、加强税法宣传。大力开展税收法律、法规宣传依法治税光靠税务部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大力开展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治税的社会氛围。首先,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税法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税法宣传工作抓紧抓好,通过抓税法来普及税法知识。其次,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环节、多层次开展税法宣传,特别要注意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努力扩大税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在宣传中要做到三个面向: 一是面向社会,提高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意识;二是面向纳税人,主要是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使其树立遵章守法、依法纳税观念,提高依法纳税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面向各级领导,使其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增强全局观念,理解、关心、支持和指导税务机关依法治税。这样把税收的强制性和自觉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征管工作的全面加强。2、完善管理制度。对纳税鉴定要及时掌握纳税人的情况,着重与最熟悉纳税人情况的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街道居委会的联系,及时了解纳税人的变化动态,准确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定时核对原始资料,及时按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变动,根据不同类型的经营情况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对于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上经营的小规模纳税人管理制度,也应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目标管理,即把征管工作的主要项目规定出数量、质量要求、标准,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实行目标考核,切实做到以制度来约束管理。3、注重日常监控。首先要加强对纳税人的日常监控。积极探索新型税收管理手段,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重点对经营业务大,税负偏低的纳税人税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增强征管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对重点行业要进行深层次管理,定时对该行业有关税收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其次发挥稽查职能,加大稽查力度,既抱西瓜又拣芝麻,税务机关在对大企业稽查的同时,扩大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稽查面。要提高稽查质量。查处的大案,要实行曝光公告制度,要在有关媒体上曝光,以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教育广大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加强对无建账能力的定期定额纳税人的监控,发挥协税护税网络的作用,掌握*9手资料,从实际出发加大力度,全面调正不切实际的税负偏轻、税额偏低的定额,并在日常征管中经常性走访纳税人,了解情况,及时调整。4、强化信息管理。首先,建立纵向信息网络,即税务机关的垂直信息网,使之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增强上级对下级的监控能力,有效约束基层的自由裁量权,变税务机关内部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复式监督。这是因信息与日常的征管工作有密切联系,通过纳税人的税务登记,掌握企业户数及增减变化情况:通过纳税申报,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和流转额的信息:通过税收入库,掌握收入的信息;通过对产、供、销的了解,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通过企业财务人员,掌握政策执行的反馈信息:通过税务稽查,掌握偷逃税的信息等。有了这些信息的搜集和反馈,才能更好地加以管理。其次,建立横向信息网,应该是多层次的。通过税务系统内的横向联系,了解其他地区的税收征管情况,使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贯彻政策的一致性;通过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同工商、银行、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广泛信息联系,便于相互协作。通过密切联系、搜集、扩散、传递经济信息,为加强对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服务。加强信息管理不但能为上层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达到强化小规模纳税人征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