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税前扣除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汤洁茵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在原“两法”分立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下,内外资企业在成本费用等扣除方面的规定存在诸多差异,如在工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公益性捐助等方面,外资企业实行据实扣除制度,但对内资企业则规定了诸多的扣除限额,如广告费用不得超过年销售收入净额的2%,仅可扣除计税工资等。税前费用扣除办法和标准的差异,是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统一税前扣除政策也成为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重要内容。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的税前扣除政策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扣除政策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如在第二章中明确规定了费用扣除的范围,并明确规定了企业实际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和存货等方面的支出扣除。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扣除。由此肯定了凡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支出均可以据实予以扣除。对原企业所得税制度下内外资企业不同的扣除办法,新《企业所得税法》也予以统一的规范,这主要包括: (1)统一工资的扣除标准,取消对内资企业的计税工资的限制,规定可以按企业和单位实际发放的工资予以据实扣除。 (2)统一捐赠的扣除办法,提高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标准,规定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其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同时规定不得扣除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 (3)统一并提高研发费用的扣除标准。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除此以外,新《企业所得税法》还对不得扣除的支出、不得计算折旧和摊销的费用等作出了统一的规定。 二、统一后的税前扣除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统一后的税前扣除政策有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成本得到实际的扣除,有利于以实际净所得衡量企业的税收负担能力,真正实现企业的税收公平。但税前扣除政策的统一,对内外资企业发展的影响仍有所不同。 对于内资企业而言,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税前扣除标准后,改变了以前的费用限额扣除方式,取消了计税工资的限制,提高了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标准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得到据实的扣除,提高了内资企业可以进行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增加了税前扣除总额,其应纳税所得额有所降低,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统一税前费用扣除、降低内资企业的税收负担,一方面,内资企业的税后利润有所提高,有利于企业扩大其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实现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税收负担,可以促进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促进内资企业的发展。 对外资企业而言,“两法” 合并之前适用据实扣除方式的部分费用改为限额扣除方式,如公益性捐赠仅在其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以得到扣除。因此,统一税前扣除政策后,外资企业的税前扣除总额有所下降,其应纳税所得额有所提高,其实际的税收负担略有增加。外资企业不能凭借其在税前扣除方面的特别待遇而处于优势的竞争地位,必须凭借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内资企业展开竞争。但统一后的税前扣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外资企业的费用扣除范围,如原可抵扣其实际发生额50%的企业研发费用则可以加计扣除,这有利于外资企业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提高外资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促进其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 作者: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