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提升税收管理水平来源:作者:张文龙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税务部门文化生活,提升税务干部思想境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改造税务部门管理模式,增强税务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一、税务文化与地税文化  税务文化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衍生的,它既具有文化的共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税务工作的特点。它是一种行政管理文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优秀的科学管理模式,是一种象征全国税务系统灵魂的价值导向,反映全国税务干部在具体征管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气质,更是全国税务干部在共同的价值观主导下,精益求精、发自内心的工作态度和献身事业的生活态度。同时,它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理念,且与组织的具体运作息息相关它是广大税务干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中形成的,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总和税务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地税文化的内容与特征:地税文化,存在于地税系统的运作活动中,它包括3个层次:一是物质层,主要表现为保障税收征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物质环境;二是制度或者行为层,主要是指保证地税工作正常运行的规程体系和体现地税系统价值取向的行为准则;三是精神层,主要是通过管理文化的熏陶,集中体现在地税部门干部身上的有形的文明表现。地税文化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其核心内容就是地税系统的价值理念,它主导和支配着地税文化的各个方面。树立明确的地税价值理念,决定着地税群体对价值意义的追求。它是贯穿地税文化各构成要素的主线。  二、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地税文化建设对于地税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地税工作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百万税务大军是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实现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已成为税务系统重要的战略抉择。当前,地税干部队伍要适应新形势下地税工作的需要,就要站在较高的起点,努力寻找队伍建设和地税工作的新突破,要实现地税工作的新突破,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思想问题,采用一种更有效、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干部的头脑,提高人的素质,要科学地把握文化与税收工作的关系,在地税工作中要更多地发挥税务文化的作用,增加文化的含量。努力为地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地税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地税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地方税收事业的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它的灵魂是地税干部共同的价值取向,是每一个地税干部思想、意识的目标体系,它通过确定人们在思想、精神、事业、人生中应追求的进步、高尚的目标,采取引导、疏通、激励的方法,诱发、凝聚、强化人们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因素,排斥、抵制、远离不良的思想意识,达到健康思想、规范行为、提高素质的目的。因此它可以整合认识、统一信念、规范行为,以达到同心同德的理想境界,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通过加强地税文化建设,借助这一种积极的文化实现其教育感化功能,将使地税干部形成健康向上、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群休意识。另外,地税文化建设还有利于满足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需求,有利干提高地税干部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有利于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制度是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一个外在的、强制性的硬约束;文化则是制度的更高境界。是一个内在的、主动性的软约束。而优秀的组织文化则是制度产生良好效应的根本。所以,地税文化建设必须要与科学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必须要有制度建设作为保障。要制定一整套的权威性的文件和规范性的程序,作为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弘扬的理念和自觉遵守的,同时又是稳定的和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并逐渐使它成为凝聚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力量,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职业习惯。  (四)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有利于地税部门形象的树立和优化。地税形象是地税文化的外化,优秀的组织文化是良好形象形成的基础,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全体地税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地税文化所倡导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会深深地融入全体地税干部的思想意识中,从而促进其行为方式的逐步转变,打造出良好的地税“品牌”。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是塑造和树立良好整体形象的力量源泉,它可以全方位地改善地税形象,并为树立地税形象提供牢固的框架、坚硬的内核。因此,要把地税文化建设的过程,变成地税形象的塑造过程,从而使纳税人心目中的地税形象表现为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税收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地税精神,用共同的理念、价值观对地税人进行凝聚管理,宣传地税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楷模的表率作用,让地税的工作宗旨、服务理念、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地税人的思想中,成为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激发地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税收事业的活力,这些都是地税文化建设的*6境界和独特功能。具体思路是:  1、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道德教育。一是抓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地税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强烈的资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抓法制教育,提高地税干部的法治观念,使干部的思想追求健康向上,社会行为文明有序,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抓廉政勤政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及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四是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教育干部。要针对不同的思想实际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来应对不同对象,让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解惑受益中接受先进的理论。  2、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创建活动为切入点,丰富创建内涵,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类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如开展税务系统先进集体、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杰出(优秀)青年卫士、十大女杰、三八红旗手、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全国、全区性荣誉活动;开展“满意在地税、争创a1服务单位、a1办税服务厅”、“立足岗位、奉献社会、争当文明公务员”等基层性优质服务专题活动;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影响教育面广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活动,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  (二)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  是地税文化实现由表层向深层转化的关键环节。因此,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将地税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着力加强思想管理、行政管理和税收管理,进行地税文化理念要素的重新整合,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系统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要尽快制定一套内容丰富、具有地税特色、自成体系、便于操作实施的行为规范,以便于税务人员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二是加强组织建设。首要的是培养建立一支具有优良的领导作风、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强的拒腐防变能力,有良好形象的领导队伍。其次是成立相关的地税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网络。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将地税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经常检查督促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认真指导,真正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上下统一、齐抓共管、共同实践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教育,加大干部培训力度。要建立灵活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终身教育”的功能,创建各种学习型组织,激励干部积极参与认知地税文化,营造地税文化,理解地税文化,共同接受地税文化的活动,形成人人终身学习,自觉钻研业务的氛围。  (三)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决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将推动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地税机关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环境文化,就是工作、学习的条件,就是借助环境效应,对地税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一是要加大干部职工工作和生活保障设施的建设,不断改善税务机关办公、生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工作和生活场所的美化,重点建设好地税发展史室或荣誉室、多功能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干部教育培训垂地、科技园地、图书阅览室、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牌室等,达到学习教育有阵地,组织活动有场所设施二是加大必要的征管经费投入,抓紧硬件设施建设,配备必需的征管交通工具,优化为纳税人办税和服务的环境;三是要把科技建设作为地税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突破点,作为地税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税”战略,促进征收管理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飞跃,促进地税管理现代化,体现地税文化的含金量;四是要配合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强化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组织一支实力较强的科技队伍,大力开展软科学研究,为“科技兴税”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