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来源:江西省地方税务局作者:郭庆龙 陈声秦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出台了《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继而在2005年至2006年,分别召开了全国税收征管和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专业会议,虽然两个会议主题不同,但是其实质一致,即紧紧围绕税源管理这个核心,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剖析本地两年来纳税评估的成效,尚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纳税评估重视不深、日常评估措施不力、评估效能应用不高等。针对纳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潜心深入探讨,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提高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促进税源管理。 一、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增强规范管理的法制意识纳税评估作为强化税源管理的主抓手和提高税收征管的有效途径,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关注和认同。由于它涉及面广,并在评估中涉税事项较多,税务部门应高度重视,狠下功夫夯实基础。一是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各级税务机关要不断健全纳税评估的规章制度,导入公正、灵活、高效的激励机制,务必做到强化制度管理,并对纳税评估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管,倡导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明确纳税评估工作的职责。根据税收管理员自身素质和管理技能高低,因地制宜,采取分类管理,把纳税评估工作综合指标量化到人到岗,并将责权利挂钩,通过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激发干职埋头苦干、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三是增强干职规范管理的法制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不规范的执法行为都是对法律的践踏,甚至有损于政府形象,为此要定期组织干职认真学习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自觉规范执法行为,以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需要。二、强化征管,真抓实干,提升纳税评估的实用效能近几年来,各级税务机关经过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依法规范征管工作,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同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加强税源管理的能力,建立强化税源管理的长效机制。首先,认真找准强化征管的思路。通过对本区域税收经济的科学分析,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加以分析和解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同时积极采取相应的稽核、约谈、询问、检查等有效方式,切实提高征收管理水平,促使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良性互动。其次,善于抓住纳税评估的重点。全面开展一次税源调查活动,以抓户籍管理为切入点,充分了解和掌握纳税户实际经营情况,科学分析和合理安排,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纳税评估成为打击偷、漏、逃税的克星。再次,努力提升纳税评估的实效。一方面紧扣质量,严格按照《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规定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行纳税评估工作,坚持做到人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管理的作用,始终把评估质量放在首位,盘活税源,并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渗透到整个纳税评估当中,定期组织对行业的纳税评估案例进行专项评估分析,通过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逐步建立纳税评估体系,全力创出一流的质量,形成本地特有的经验。另一方面突出效率,在着力抓好纳税评估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对评估环节、方式、手段、效应的评审,认真总结评估绩效,正确把握纳税评估效果的应用,要以典型的个案评估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宽严相济的政策引导,真正起到以点带面、强化征管的作用,同时规范评估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增强纳税评估的实用效能。三、开拓创新,优化服务,推动税源管理的长效发展按照“税收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总体要求,各级税务机关通过强化税收征管,抓紧抓好税源管理,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但是现实工作中仍存在“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尤其是税源管理观念不强,因此要认真总结经验,始终以税源管理这个核心为支撑,开拓进取,扎实做好纳税评估工作,着力实现税收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一要勇于开拓创新,赋予纳税评估工作新的生机。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改进、转变观念,积极创新管理方式,挖掘管理内在潜能,始终把纳税评估工作当作一项重点工程常抓不懈,力求取得新的成效,塑造新的亮点。二要优化纳税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税务部门要充分认识税收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使命,必须以“团结、和谐、公正”为理念,以“规范、高效、廉洁”为目标,以“学习、提高、务实”为手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构建和谐统一的征纳关系。三要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税源管理的长效发展。全体税务干部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而且要有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紧迫感,这就要求每个税务人员适时更新知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部门上下形成“团结友爱、勤奋好学、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有机整合系统人力资源,把它转变为工作的动力,共同推动税源管理的长效发展。(作者单位:宜春市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