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应在维稳基础上相机抉择来源:中国税网作者:王祯昌日期:2009-10-12字号[ 大 中 小 ]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总额、财政收入等数据都在同比增长。这表明我国经济逐渐企稳,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复苏期,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作用已经显现。  股价指数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在经济基本面转好的情况下,近期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震荡,显得与经济形势不够协调。深入研究发现,市场对政策的误读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例如,中国人民银行8月5日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表示将根据经济形势和物价变动情况对政策进行微调,虽然其后央行表态微调并非是针对股票市场,但仍造成了市场利空因素。另外,市场传闻印花税税率将会上调,也是一个利空因素。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产权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资本市场的税种指以金融商品和服务为征收对象的系列税种,主要有印花税、所得税以及营业税等税种。税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之一,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本市场税收政策通过投资者心理预期、金融商品价格、投资者收入等释放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发挥分配机能与调节机能,从而对资本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国家出台的有关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如《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和《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三十条”)都提出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笔者认为,在经济复苏时期税收政策应以维护经济稳定为基础,相机抉择调整,以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印花税调节资本市场的作用。在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印花税的财政作用才能“水涨船高”。资本市场对税收的应税种类和税率水平是非常敏感的,税收能调整各种资本市场的结构比例,能引导货币和资金的流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薄弱产业的发展,降低过热产业的温度。印花税是投资者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花税税率与投资者交易成本成正比。从政策的实际效应看,印花税的调整对资本市场的作用非常明显,如自2007年5月30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引发股票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自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被调整为1‰,随后股票市场逐渐升温。  我国税收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印花税属于小税种,其财政作用并不明显。2008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51.2%,成为全年总体减收的*10税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并不大。事实上,印花税税率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根据科斯定理分析,提高印花税税率,会增加市场交易成本,导致一部分资金退出市场,引发市场预期低迷,成交量萎缩,税基减少,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相反,印花税税率的降低能促进股票市场交易增加,税基扩大,财政增收。国外印花税的税率都较低,如美国对证券交易从不征税,股票交易中*10要缴纳的费用是卖出交易额的三万分之一,上缴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日本的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为1‰,只对卖方单向征收;意大利的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为0.7‰;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已全部免征股票交易印花税。为进一步活跃股票交易市场,更好地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直接融资的成本,许多国家还在计划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的税率,直至免征。综上所述,近期印花税税率不宜提高。从长期来看,则要相机抉择,如果股票市场出现过热和泡沫,则应通过提高印花税税率来进行调节;如果股票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则应保持税收政策的稳定性。  其次,适时开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发挥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为鼓励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分别于1994年6月、1996年12月和1998年3月连续下发了《关于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关于股票转让所得1996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和《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规定从1994年起,对股票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从2008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中需要申报股票转让所得,但继续执行暂免征收股票转让个人所得税政策。2009年1月,财政部对股票增值权和限制性股票所得比照股票期权征收所得税。  我国的资本市场兴起较晚,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新兴证券市场一般只开征印花税,成熟的证券市场才开征股票转让所得税。股票转让所得税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利益,是国家利益与纳税人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股票交易所得税应在证券市场发展到较为成熟的程度,以及经济基础稳定、市场经济稳健运行的情况下开征。  再其次,做好金融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制度设计,充分考虑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许多人士呼吁应以增值税全面替代营业税。根据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进口或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服务需要缴纳增值税;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销售不动产等行业缴纳营业税。营业税保留了重复征税的弊端,增值税和营业税相互不能抵扣,因而金融业营业税税负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行业的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不少国家都将金融业务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但仅对非主营金融业务课征,对主营业务不征收增值税。例如,多数国家对银行信贷、保险、证券、共同基金管理等主营金融业务免征增值税(不能扣除进项税额),如欧盟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对于金融机构的一些辅助性业务,如提供保险箱服务、证券或者收藏品的安全保管服务等,则征收增值税。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需要大力发展,应该降低税负而不能提高税负。因此,这一税改必须做好制度设计,设置合理的征收范围和税率,避免税负越改越重,尽量保持税收中性。  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的完善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居民财富增长的公平与稳定。制度的改革、政策的调整应循序渐进,避免大起大落。信心比黄金重要。政府应根据目前的经济情况,出台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理性预期,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