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来源:赣州市地税局作者:张水平日期:2013-03-06字号[ 大 中 小 ] [摘要]本文从税收执法风险构成和当前税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主观层面和税收执法实施层以及技术层面努力降低执法风险的观点 [关键词]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因其行政决策错误、行政行为不当或行政行为违法,对提高纳税遵从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税收风险的产生既造成税务机关经济损失,又损害了税务机关的执法形象,应引起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从税收执法风险构成和当前税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三个方面着手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构成 (一)按税务人员对税收执法风险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造成税收执法风险的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是指影响税收工作质量的社会背景、法律和法规等外部环境。这类因素产生的执法风险是税务人员本身不能控制的风险,称为不可控风险。内部因素是指税务工作人员本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这类风险可经税务工作人员自身努力、提高责任心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来加以控制和防范。它所产生的风险称为可控风险。 (二)按税务执法对税收执法风险发生的内外环境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固有风险是假定被税收执法单位在没有任何相关内部控制结构或程序的情况下,其纳税申报、会计报表、会计账务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被税收执法单位的内部控制结构或程序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某项认定性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实际水平是地税人员无法改变的,但地税人员可以通过努力准确地估计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并做出正确的审计决策。检查风险是被查对象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税务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后未能检查出某项认定中存在的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三)按税收执法结论可分为绝对风险、相对风险和零风险 绝对风险是指税收执法人员颠倒是非,把正确的事项错误化,把错误的事项正确化,严重违法违纪。相对风险指税收执法人员确定努力了,仍不可避免的风险。零风险是指税收执法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客观公正的处理地税工作事项,明确是非,把税收执法风险尽力降到零。 二、造成税收执法风险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税收执法内容的复杂性。任何一项税收执法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受到被执法情况的熟悉程度、执法对象的配合程度,受到被执法单位会计资料涉及的时间跨度、连续性、完备程度,受到会计资料多而广、内容多而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税收执法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全面掌握、分析每个细节存在的问题,有可能会降低税收执法质量,税收执法风险因此而增大。 2.税收执法资料的不完整性。在税收实务中,有的被执法单位由于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提供的税务资料就有可能不够完整和准确;有的会计资料,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多个会计人员,也给查询带来诸多不便;还有的税务资料的附件遗失等原因。这既增加执法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执法风险。 3.税收执法对象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被税收执法对象内部管理不完善和外部环境对税收执法质量有重大影响,直接影响到税收执法风险水平。 4.税收执法工作的干扰性。在现实生活中,不正之风的干扰是客观存在的,它将直接干扰税收执法工作,影响执法水平。如:在税收执法过程中,有的被执法单位通过各种途径找关系,甚至通过上级领导暗示,亲戚朋友、同事、战友说情,或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有的被执法单位通过请客、送礼、拉拢、贿赂意志不坚定、政治素质不高的执法人员等,迫使执法工作过程走过场,达到掩盖违法违纪行为或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二)主观原因 1.税收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的局限性。个别税收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偏低,不善于辨别被执法单位的资料的真伪,也很难得出正确的执法结论。因此,不能保证执法质量,从而增大了执法风险。 2.税收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税收执法人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否则,就会影响执法质量,增大了执法风险。 3.税收执法人员工作中的盲目性。税收执法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明确执法目的,走弯路,忽视了执法成本与效率,从而导致了执法风险的增加。 4.税收执法工作组织实施缺陷性。在税收执法工作中,若组织协调不当,分工不科学、不合理,就易造成执法工作的效率低下,直接增大了执法风险。 三、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主要途径 (一)从主观层面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1.增强税收执法人员的风险意识。税收执法人员的风险意识是指税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分析执法风险因素,评价执法风险水平,控制与处理税收执法风险的自觉性及决策能力。显然,税收执法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就能在税收执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发生的机率,从而有效地避免或降低税收执法风险损失。 2.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税收执法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更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还要有崇高的职业职业道德修养。税收执法人员崇高的职业道德,是避免或减少税收执法风险的基本保证。 3.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直接关系到税收执法质量的优劣。没有过硬的税收业务素质,就难以保证税收执法质量,从而难以减少税收执法风险。尽*5的可能把税收执法人员培养成“懂经济、善税收、会管理、勤服务”高素质干部队伍。 4.强化税收执法机构内部管理。税收执法部门要制订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各类执法规范,要有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要有较健全的奖惩措施。如廉政建设规定、考勤考核制度和税收执法质量标准等。还应引进市场经济的竞争、平等机制,将税收执法风险损失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有利于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责任心。 (二)从税收执法实施层面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1.税收服务层面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服务人员必须按照刚性服务要求,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做好纳税服务工作,避免纳税人的投诉。 2.税收管理层面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潜在地存在于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税收管理员在无意识情况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税收执法风险。要在管理层面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税收管理员就一定要认真对照《税收管理员制度》要求,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3.税收稽查层面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税收稽查过程中,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很容易提出不恰当的稽查意见,产生稽查风险,要严格按照税收《税收稽查操作规程》办事,严格执行案件审理制度,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尽力将税务稽查风险降到最低。 (三)从技术层面降低执法风险 1.提出质量控制、责任追究和奖惩措施规定。确保高质量完成税收执法是减少税收执法风险的有效途径。质量控制应该明确规定纳税服务人员、税收管理人员和税收稽查人员应依据什么程序,什么规定,怎样开展服务、管理和稽查,要特别注重税收稽查的复查制。实施责任追究对贪赃枉法的严厉处罚,可以亡羊补牢,警示后人。有效的奖励制度,可以提高税收执法人员廉洁从政。 2.用风险廉能管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根据税务干部的工作岗位,重点围绕“征、管、查,减、免、罚,人、财、物”九个防范重点,侧重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建立完善的廉能管理制度,明确税收执法纪律,规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执行回避制度。并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的形式,将岗位风险与防控相结合,积极完善廉能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3.健全重大案件审理制度。完善稽查四环节相互分离制约机制,创新重大案件审理制度,对重大涉税案件试行“控辩式”案件审理方式。在稽查案卷拿出前,稽查局内部可以模拟法院审理稽查案件。要求“指控方”要查清被检查单位涉税违法事实、搜集、整理涉税违法证据,提出处理意见:“辩护方”要从维护检查单位的合法权益出发,为他们寻找有利的证据和法律依据,从事实是否正确等方面入手,对检查人员指控的违法行为进行辩护。控辩双方意见由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合议,形成审理委员会意见,从而减少税务机关在重大案件审理中犯错误。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