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建设 塑造地税品牌来源:赣州市地税局作者:张水平日期:2013-03-11字号[ 大 中 小 ]   〔摘要〕地税文化是地税机关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地税人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以及群体意识、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的统称。当前,地税系统需要我们运用地税文化[*{c}*]干部,加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干部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增强地税文化核心理念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之在地税干部当中入脑、生情。当前抓好文化建设,塑造地税品牌的措施:一是抓关键,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地税干部修养上下功夫;二是抓根本,在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作有效运转上下功夫;三是抓主体,在创新参与平台,保障全员参与上下功夫;四是抓落点,在践行地税文化品牌,建设纳税人满意的地税机关上下功夫。  〔关键词〕文化建设地税文化地税品牌科学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家园。文化涵养正气、积蓄义气、催生朝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地税文化是地税机关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为多数地税人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以及群体意识、精神风貌、形象标识的统称。省局王平局长提出:“面对各种社会文化交融、价值多元交错的复杂社会环境,必须加强地税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干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归属感和幸福感。”在地税文化建设中,“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价值核心是贯穿地税文化建设始终的重要引擎。因此,地税文化建设要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核心价值为[*{c}*],倡导先进文化意识,破除官僚文化,努力打造理想坚定、爱岗敬业、善于创新、诚信高尚的文化氛围,培养出一支“懂经济、善税收、会管理、勤服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结构面临新变革,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地税部门无论是服务经济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还是提高税收立法和制度建设质量、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实现税收职能和管理升级,都面临着十分繁重的改革和日益增加的现实压力,更加需要充分激发全体地税干部投身改革的冲劲、破解难题的勇劲、做好工作的干劲,弘扬团结务实、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增强地税干部职工奋发向上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意识,增强地税干部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导致了人们思想的多样化。地税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理念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阳光工资”后,地税部门不太可能实行强物质性的激励机制,公务员的管理机制,也无法做到拉大内部薪酬差距,用高薪激励地税干部提高工作热忱和创造精神。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地税文化手段,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提高地税干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树立“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工作宗旨,增强地税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具有江西地税特色的组织文化,是地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地税机关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运用地税文化,塑造地税品牌的措施  科学地税,文化为魂。新时期的地税文化是体现地税部门精神风貌,展现地税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地税队伍素质、增强地税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抓手,也是弘扬核心价值观,展示地税形象的重要平台。地税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凝聚、约束、辐射、调节功能,抓好地税文化建设,对统一干部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树立地税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要做好地税工作,文化建设[*{c}*]地税干部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很好的选择,让全体地税干部职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遵守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广大地税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地税文化建设推进地税科学发展的意义,找准地税工作与地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着力点,从而促进事业全面发展。  (一)抓关键,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地税干部修养上下功夫。人活一世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同样需要精神的滋养和支撑。当前,地税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节奏越来越快、难度越来越大,在某些岗位,“每周五加二、每天白加黑”已成为工作的常态。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地税精神文化建设,坚持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地税核心价值[*{c}*],切实加强地税干部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地税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地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继续打造地税的“精气神”,强化创新服务理念,使思想起点,工作立意更加深远,服务更加贴近需求、及时有效。引导地税干部不断深化对“为国聚财,为民收税”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同。要加强道德建设,强化爱岗敬业意识,使全体地税干部认识到,在地税工作是一种荣誉、肩负重任,使全体干部职工把个人感情、目标与地税全面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对地税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从而发挥出地税系统团队力量,推进地税全面建设。  (二)抓根本,在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作有效运转上下功夫。制度文化是地税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只有健全的制度作基础,文化建设才有坚强的后盾和旺盛的生命力。加强地税制度建设,要找准制度强制作用和文化内化作用的结合点,用文化的思维、理念和办法健全制度和工作机制,容文化于制度之中,用制度强化文化的作用。制度建设要尽量编制好地税系统领导干部岗、机关干部岗、稽查岗、税收管理员岗和纳税服务岗等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突出团结和谐,打造同心同向同力的地税团队;突出包容,支持地税干部大胆探索实践;突出人文关怀,使地税部门不仅有严格的“家风”,也有浓厚的“家味”;尽可能使干部岗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使每一个地税干部明确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促进地税文化建设导向功能的发挥。同时,要以编制地税干部风险廉能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落实好廉政谈话等各项廉洁从政制度,使干部明确知道不该干什么,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促进地税制度文化建设约束功能的发挥。要进一步完善各个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绩效考评机制和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使干部职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标准,促进地税文化激励功能的发挥。  (三)抓主体,在创新参与平台,保障全员参与上下功夫。地税干部职工是地税文化建设的主体,抓好地税文化建设必须吸引全体地税干部职工参与,使每一个干部职工都成为地税文化建设的创建者、实践者。《管子?正世》:“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歌德也说过:“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这些说的都是创新的意义,地税文化建设当然也要注重创新品牌建设。坚持地税文化建设与地税工作相结合,激励全员参与,树立人人都是地税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人人都是地税形象代表的观念,使文化体系创建过程成为集中智慧、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过程。在全系统深入好开展文化理念的提炼,鼓励地税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提炼部门核心理念、服务品牌、服务标准、团队精神,提炼工作人员座右铭等等。要注重创新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创新沟通交流机制。建立系统内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间全方位、多层次、无间隙的沟通交流机制,努力营造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和谐氛围,激发全体地税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建立健全谈心机制,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制度,开展“学习之星”、“岗位标兵”、“服务星级”的评选。做到对干部职工政治上给予关怀、工作上给予关注、生活上给予关心的愿望。要注重创新开展集体活动。抓住迎接十八大召开的有利时机,开展参与面广、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地税文化生活。如开展“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颂党恩、抒豪情、展风采”红歌会、朗诵比赛、文艺汇演,适时开展体育竞技比赛,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等,激发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的热情。  (四)抓落点,在践行地税文化品牌,建设纳税人满意的地税机关上下功夫。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地税事业全面发展,推动地税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赣南是革命老区,孕育了苏区精神,这是穿越时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历久弥新的优秀红色文化。地税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政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融合进去,用红色文化激励干部职工做好工作。同时,地税文化建设一定要与客家文化相融合。赣南客家人有着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俭朴持家、崇尚忠义、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这是优秀传统文化。赣南地税文化建设,必须借助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载体,将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融入进地税文化之中,塑造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服务至上的服务机关形象。突出抓好便民办事,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推出在线服务,打造好12366服务平台,确保纳税人诉求回应到位,解决到位。要追求具有赣南地税特色的地税文化。塑造出权力运行规范透明的良好形象。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促使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作为推进服务型地税机关建设的基础工作,继续深化政务信息公开,推行网上在线审批服务。践行地税文化品牌,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在工作中潜移默化,把地税文化精神激励的内容化入人心,广为渗透,成为全体地税干部的素质和习惯,提高地税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干部意志、动机和潜能。让全体地税人员真正做到勤奋好学、真抓实干、心系纳税人、秉公执法、廉洁从政、生活正派、自觉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地税文化,让全体地税人员逐渐养成规范、文明、符合礼节礼仪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传播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