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来源:中国会计网作者:李慧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1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和披露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然而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益增多,以至于人们一提起会计就会把它和作假账联系在一起。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显现。因此,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既有会计法规、政策、理论及企业管理体制等的不完善,也有会计人员及单位领导的责任。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证其质量的*9道防线。所以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所提供的产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1200多万从业人员中受过大专教育的不足15%,会计后续教育又缺乏力度。这使得许多会计人员只能应付较简单的会计业务,对复杂的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乱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的多,有的甚至利用其专业知识主动出谋划策,为了小集团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 2.2单位领导素质不高 虽然《会计法》明确规定,主管财务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是*9负责人。但一些人出于种种目的指使会计人员作假,或虚增利润骗取配股资格、上市,或隐瞒利润以逃税。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源泉。 2.3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会计人员仍作为企业的职员,其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受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的压制下,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提供虚假信息。另外我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均未起到应有作用。从内部监督看,很多企业缺少必要的内部牵制和复核,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内控制度。从外部监督看,政府监督不力;注册会计师方面,一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不但没有起到“经济警察”的作用,反而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因此,虽有诸多的监督机关,但却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监督体系。 2.4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用,并且准则、制度中留有较多的灵活性。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利用会计准则、制度中可供企业进行会计选择的备选方法、会计政策来粉饰会计报表,虚增或隐瞒利润,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2.5违法处罚力度不大 获得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由于目前我国对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惩罚力度太弱,往往只伤其皮毛,不伤卿筋骨,使其造假成本远低于其所获得的收益。致使某些单位和个人敢于铤而走险,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以获取丰厚的额外收益。 3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已不是某一方面,某一企业或某一个人的问题。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预防和整治就应该针对这些原因,通过综合治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及时、全面克服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 3.1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业务素质方面,首先应大力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教育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足够的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以更好地处理会计业务。其次针对部分地区职称考试中的替考现象,要严肃考风考纪,把那些业务素质低,又不求进取的人员从会计队伍中剔除。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首先对在校大学生,应在高校会计学专业中开设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在岗会计人员,应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工作中能自觉的以“不作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2改进会计管理体制,适度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目前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通过在上海等地的几年试点看,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实行委派,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站在委托人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相对独立地处理会计事务,从而走出依附于单位负责人而不得不违心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境地。这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问题。 3.3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在认真总结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协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使会计规范的制定有科学且一致的理论指导,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处理好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尽量减少准则中可选择的备选方法,避免企业以不合理的手段造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3.4完善监督体系 对内部监督来说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再监督。外部监督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发现舞弊行为及时果断处理,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5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首先,要充分发挥处罚措施的震慑作用。一旦发现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就要依法严处,做到打假不手软。尤其是对那些来自行政方面干预的压力所致的作假,要层层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一查到底。其次,要加大罚款力度。使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远远高于其所得利益。从经济利益上割断对会计信息造假的偏好,减少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解决治理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从而使会计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