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转换期间的特别关注点解析来源:辽宁省国家税务局作者: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会计核算国际化的趋势,从而会相应减少未来会计准则调整、修改的工作事宜。这不仅是繁忙的会计人员期待已久的,更为税务代理人员的税务代理工作提供了方便。作为从事会计服务的会计人员、尤其是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政策水平必须服从于国内外会计准则发展变化的潮流,特别关注《企业会计准则》的新理念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特别关注点:  一、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核算惯例进一步趋同  1、会计模式国际化:2007年1月1日,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正式施行。这套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一步趋同,标志着中国会计界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苏联会计模式”,走到了与国际资本市场要求匹配的国际会计模式,可以说是中国会计准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是促进会计适应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我国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都需要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支撑,需要有一种统一的会计商业语言来进行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为构建一个统一的商业语言平台奠定了基础,从而顺应了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会计服务于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3、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及其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服务投资者经济决策为目标,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必将进一步强化对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作出理性决策,从而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提供了可能的制度保证。  4、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语言不通,没法打交道、做生意、洽合作。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5、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中国经济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作为反映经济活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当走上国际舞台,扮演重要角色。当然,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发展水平,推动会计规范化、国际化是面临的一大课题。  二、遏制人为会计造假  1、会计必须公允地反映客观经济事实。这是新准则的规范意图所在,也是“不做假账”的最终落脚点。  新会计准则变化较大的是:债务重组、跌价准备、存货管理等做了较大的调整。我们知道,以往较多的上市公司通过人为调节利润来粉饰公司的经营业绩或减少当期所得税成本;利润较多时多提跌价准备,而利润较少时又进行相应的冲减或转回,可见利润的真实性令人质疑。如有些上市公司就是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回转来调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巨额的减值准备转回的年度比没有回转的年度,其业绩报告要好得多,从而达到欺骗广大投资者的目的。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弊端显而易见。  从2007年起新准则实施后,对于已计提跌价准备不再允许回转,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才能进行会计处理,大大避免了人为调节利润的再度发生。  三、新准则应用前可能存在的突击调整账目、从中渔利问题  2007年1月1日面临新旧会计准则转换的过渡期,难免有些公司、企业或上市公司会打转换过渡期的主意,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来调节利润、牟取不当利益。  上市公司调节利润所可能使用的手法:一是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差错更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等来调节利润;二是采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等手段进行所谓的债务重组,或进行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操纵利润;三是随意变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次亏够”或在巨额计提后大额度转回,随意调节利润;四是利用虚假或不实资料将本应费用化的开发阶段支出进行资本化,人为调节利润;五是随意变更合并报表范围,或对合并范围内公司之间的交易不做充分抵消,人为调节利润等。  财政部今年初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从明年起率先在上市公司中施行,并逐期扩大到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仍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制,但上市公司应结合新准则的规定和公司自身业务特点,详细分析和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经营管理及其会计核算提出严峻挑战。  鉴于这些特别关注点或可能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作为从事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从业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恪守独立、客观、公正原则,确保新旧准则过渡期间公司、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提高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