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来源:《中国总会计师》杂志作者:纪华日期:2010-05-25字号[ 大 中 小 ] 虚拟企业是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竞争对手,以商业机遇中的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广泛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合作协议、外包、战略联盟、特许经营或许可甚至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所构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组织。 一、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分析 传统企业中,财务管理职能是通过企业财务部门独立运作来实现的,其管理模式往往是程式化管理,远远不能满足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而在虚拟企业条件下,由于虚拟企业本质上是暂时的业务合作与业务联盟,其存在主要是为了增强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因此,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敏捷和准确两方面。 任何经济运作都可以通过资金链进行反映,虚拟企业的资金链则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虚拟企业这个业务联盟中,资金运动是按照契约设计流动的,因此,虚拟企业财务职能主要体现在财务预测、财务协调和财务控制上,融资、投资被包含在财务协调过程之中,收益分配则主要是对于具体业务的收益进行分配,这和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企业分配在内容上差异十分明显,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不会涉及股利政策,也不会存在留存收益这些分配项目。因为,随着一个具体业务项目的完成,虚拟企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即在组成这个虚拟企业之前所进行的财务谈判和组成虚拟企业后的财务控制,前者包括相关契约人对虚拟企业财务成果的预期及对资金注入的协调,后者包括对资金使用的监控和协调。而收益分配则在制定契约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一致,最后进行分配的时候也是遵循协议进行的。 由此可见,虚拟企业财务职能是传统企业财务职能的重新整合和放大,它放大了财务管理的范围和效力。这其中,财务协调职能至关重要。一方面,财务协调使虚拟企业融资范围和融资能力增强,个体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使得虚拟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从而使虚拟企业的项目风险降低,也就使虚拟企业融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可以通过自发性融资消化相当部分的资金需求,这也给进一步融资挖掘了潜力,同时也对财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个体之间是以契约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这对财务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财务控制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大小。首先,虚拟企业应该在财务管理上建立一个可以不断衡量和控制风险的流程;其次,虚拟企业可以由各方委派成员组建财务管理委员会来协调管理,管理者从营运、销售和产品研发部门中委任,并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敏感性指标予以反映。也可以外聘财务专家参与委员会的工作,专门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协调和财务监督控制,以实现财务管理的敏捷与精确。 二、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 虚拟企业实质上是不同的企业为了某个具体的业务项目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而组成的临时的业务联盟。虚拟企业的财务目标和已为我们所熟悉的企业财务目标从研究角度上看并不一致。有学者这样描述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即“交易成本最小化”、“资源综合配置效益*5化”和“契约关系人利益*5化”、“价值链*3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1.交易成本最小化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网络成为虚拟企业进行交易的虚拟市场,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交易方,使得交易前的搜索成本显著降低;直接在网上达成协商、签订合同,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差旅费等费用支出,使签约和执行成本降低;网络反馈系统的建立使交易后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售后服务质量提高、售后成本降低。所有这些都促使整个过程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2.资源综合配置效益*5化 资源的互补性奠定了虚拟企业形成的经济基础,它以合作项目为中心,通过契约关系共享与互补资源,包括资金互补、人力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管理互补以及市场营销互补等。虚拟企业的各个成员企业分别贡献出自己的优势资源,共同构成实现市场机遇所需的整体资源,产生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达到资源综合配置的效益*5化。 3.契约关系人利益*5化 组成虚拟企业的各成员企业形成了多边契约关系,构成了虚拟企业的利益衡量机制,共同对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影响。首先,它们是虚拟企业的投资者,将各自拥有的核心技术、资金、人才或服务投入到企业经营运作中;其次,它们又是虚拟企业的风险承担者,无论企业盈利或亏损,都需承担相应的后果;再次,它们还是虚拟企业最终收益分配的参与者,在企业盈利情况下,可从中取得一定的资金、利润等作为报酬。当虚拟企业的整体收益*5时,各个契约关系人的利益就会*5限度地得到满足,这也是各利益相关者组建虚拟企业的最根本目标。 4.价值链*3化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价值链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虚拟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由各个企业贡献自己核心能力而组成优势互补的价值链,各成员彼此发挥自己在价值链上的*3部分,从而形成一条比任何纵向一体化的传统价值链都优越的价值链条。 首先,虚拟企业是为某一个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组成的,它的目标非常明确,仅仅就是为了研究、生产、开发这种新产品,任务完成之后,该虚拟企业就结束了使命,自然解散。当有新的任务时,再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组织新的虚拟企业;其次,在实施这一目标和任务的每一个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都只关注于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业务,而将自己的劣势功能或环节外部化交由其他优势企业去完成。这样,虚拟企业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能够最快、*5效率地开发出一流质量、功能和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共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 由此可见,虚拟企业在本质上就是一条由各个成员企业贡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形成的价值链,各成员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发挥彼此的*5效能,从而达到整条价值链的*3化。在各成员企业专注于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业务、而将自己的劣势功能或环节外部化交由其他优势企业去完成的过程中,就已经实现了“资源综合配置效益*5化”和“交易成本最小化”;在各成员企业贡献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彼此的*5效能的同时,必然表现为“契约关系人利益*5化”。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虚拟企业的财务目标并不是多元化的,而是一元化的,那就是“价值链*3化”。对虚拟企业自身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根据虚拟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甚至重新做出虚拟企业的调整。如果虚拟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活动的累计总成本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具有了战略成本优势。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