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国家税务局2007年全省税收收入情况分析来源:青海省国家税务局作者:未知日期:2008-04-10字号[ 大 中 小 ]   2007年,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围绕“十一五”八个新的目标和“夯实基础、创新管理、构建和谐”的工作重点,抓法治、抓征管、抓规范、抓素质、抓两基、抓节约“六抓并举”,全省国税系统征管基础得到夯实,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执法能力明显增强,纳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实现了国税收入又好又快增长。  一、全省国税收入基本情况  2007年,全省国税收入继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突破30亿元、40亿元、50亿元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突破60亿元大关,达到680794万元,同比增长24.97%,增收13601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34%,超额完成总局和省政府年初确定的国税收入计划目标。  从分税种收入完成情况来看:入库增值税收入550321万元,同比增长26.37%,增收11482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1.63%;消费税收入21669万元,同比增长6.89%,增收139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27%;企业所得税收入67167万元,同比增长15.81%,增收916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11%;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收入3823万元,同比增长131.56%,增收2172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12.39%;个人利息所得税收入11858万元,同比增长12.42%,增收131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8%;车辆购置税收入25956万元,同比增长37.95%,增收714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6.61%.此外,共办理出口退税15669万元(其中免抵调库5676万元),同比增长22.49%;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29670万元。  从分级次收入完成情况来看:入库中央级收入526784万元,同比增长24.61%,增收104033万元;地方级收入154010万元,同比增长26.2%,增收31977万元。  从分经济类型税收收入情况来看:股份制经济入库税收收入476677万元,同比增长22.61%,增收87916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70.02%;涉外经济入库税收收入54031万元,同比增长341.43%,增收41791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7.9%;私营经济入库税收收入16315万元,同比增长51.91%,增收5575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2.4%;个体经济入库税收收入24460万元,同比增长9.52%,增收2126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3.59%;国有经济入库税收收入74910万元,同比下降10.82%,减收9092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11%;集体经济入库税收收入4028万元,同比下降5.07%,减收215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0.6%.私营、涉外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国税收入中的比重有所提升。  从分行业税收收入完成情况来看:石油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45924万元,同比增长7.17%,增收9768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21.43%;电力行业入库税收收入81973万元,同比增长14.66%,增收10478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12.04%;有色金属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38470万元,同比增长50.72%,增收46600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20.34%;化工行业入库税收收入70973万元,同比增长39.07%,增收19940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10.43%;煤炭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9077万元,同比增长70.67%,增收7899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2.8%;钢材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8151万元,同比增长34%,增收4606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2.67%.商业入库税收收入74817万元,同比增长29.61%,增收17091万元,占国税收入比重10.99%.四大支柱行业占国税收入比重64.24%,与上年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从重点税源收入完成情况来看:全省纳入监控的70户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税收收入500846万元,同比增长20.59%,增收85500万元,占全省税收增收额的62.86%.一般税源完成收入179948万元,同比增长39.02%,增收50510万元,占全省税收增收额的37.14%.重点税源占国税收入比重73.57%,一般税源占国税收入比重26.43%,与上年相比一般税源占比提高了2.67个百分点。  从分地区收入完成情况看,全省九个征收单位均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其中,四个地区收入增幅高于全省收入增幅。  从收入进度情况来看,2007年四个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分别为28%、25%、24%和23%,收入进度平稳,月度平均收入进度为9.36%,税款均衡入库情况良好。  二、2007年国税收入的主要特点  (一)全省国税收入实现又好又快增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2007年,国税收入比2004年翻了一番多,增收额超过1998年全年国税收入总额,国税收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9.3%,比2006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  (二)国税各税种收入全面增长,消费对收入的拉动作用提升。2007年,增值税、消费税共完成571990万元,增长25.49%,占国税收入的比重为84.01%.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利息所得税共完成82848万元,增长18.02%,占国税收入的比重为12.16%.国税收入增收结构优化,消费对税收收入的拉动作用提升。随着省委省政府打造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及各项民生政策的出台实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消费品市场供销两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与此相适应,商业增值税和车购税等与消费密切相关的税种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全省商业增值税及车购税收入增速均超过30%,占全省税收收入增收额的19.63%,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反映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四大支柱行业税收普遍增收,有色金属、盐化工行业对增值税收入的贡献进一步加大。四大支柱行业增值税增收额占全部增值税增收额的六成。2007年四大支柱行业中有色金属、盐化工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共入库增值税收入196579万元,占增值税收入的35.72%,比2006年提高了4.37个百分点,高出石油、电力行业增值税占比5.4个百分点,四大支柱行业增值税收入格局有所改变。  (四)税源分布相对集中,“两西”地区成为全省国税收入增收的领跑者。西宁、海西作为全省区域、资源和交通等优势富集地区,国税收入快速增长,两地收入同比增长25.7%,高于全省增幅0.73个百分点。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85%,占收入增收额的87.28%,为全省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强化管理成效显著,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各级国税机关深入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强化税收征管,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2007年,清理欠税5309万元。与此同时,宏观税负继续稳步上升,各级国税部门采取的一系列加强税收管理的措施收到实效。  三、2007年全省国税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2007年全省国税收入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全省国税系统紧紧围绕全省国税“十一五”发展新思路和2007年各项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和专项检查工作,强化税源管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结果。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国税收入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税源保障  1、从经济规模看,2007年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平稳运行,产销衔接顺畅,消费需求稳中趋旺,为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税源基础。预计全年全省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将保持12.5%的增长速度,现价增长约16.5%,国税收入增长弹性为1.5,税收快于经济增长。截止11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5.45亿元,同比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7.86亿元,同比增长15.8%.2007年全省共组织入库工业增值税484251万元,同比增长24.49%;商业增值税66070万元,同比增长42.06%.  2、从经济运行质量看,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的继续提高,有利地推动了企业所得税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88.09亿元,同比增长14.06%,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03.32,同比提高10.48个点,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直接带动了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收入的增收,2007年全省企业所得税预缴收入28094万元,同比增长90%.  3、重点行业税收收入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国税收入规模的扩大。  (1)石油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45924万元,同比增长7.17%,增收9768万元。受产业规模限制,全省天然原油开采量和原油加工量较为稳定,石油行业税收收入的增收主要依赖于油价的上涨和企业利润的增长。1-11月份,全省天然原油开采量为202.82万吨,同比下降0.27%,原油加工量为95.5万吨,同比增长4.6%,油价上涨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2007年石油行业企业所得税收入40661万元,同比增长13.64%,增收4880万元。  (2)电力行业入库税收收入81973万元,同比增长14.66%,增收10478万元。高载能企业用电量增长,电力产品需求旺盛,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发电行业主要三户增收企业龙羊峡发电分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本部及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共增收9370万元。供电行业中八户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税收收入39101万元,同比增长5.27%,增收1958万元。  (3)化工行业入库税收收入70973万元,同比增长39.07%,增收19940万元。钾肥及纯碱行业是拉动化工行业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纳入监控的十六户盐化工重点企业共入库税收收入59780万元,同比增长30.37%,增收13926万元。1-11月份全省钾肥产量为224.43万吨,同比增长30.6%;纯碱产量为93.05万吨,同比增长43.24%,同时钾肥、纯碱运量同比增长近50%,全年入库钾肥增值税50056万元,同比增长25.75%,增收10251万元,入库纯碱增值税10490万元,同比增长144.06%,增收6192万元,促进了化工产品税收的大幅增长。  (4)有色金属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38470万元,同比增长50.72%,增收46600万元。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市场活跃,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促进了行业利润的大幅提高。其中,11月底全省电解铝产量为86.28万吨,同比增长16.43%,价格上涨及产量增长和企业利润的增长共同拉动了有色金属行业收入的增收。  (5)煤炭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9077万元,同比增长70.67%,增收7899万元。截止11月底全省原煤产量为855.35万吨,同比增长54.84%,促进了煤炭行业税收增收。  (6)商业入库税收收入74817万元,同比增长29.61%,增收17091万元。2007年全省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升,截止11月底同比上涨6.3%,同时汽、柴油零售价格的上涨等因素对商业税收的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各级国税机关深入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征管质效进一步提高,对国税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征管基础。2007年全省国税系统开展了“纳税评估年”活动,全年共评估各类纳税人达2554户,通过实施评估取得评估成果共计9755万元;税收管理员平台成功试点使征管工作迈上新台阶;有奖发票的推行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消费者主动索取发票的积极性和经营者开具发票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以票控税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网上申报的正式启动,丰富了申报方式的种类,在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综合征管软件业务支持网、数据管理监控平台和征管业务模拟测试库的建立应用增强了信息化对征管工作的支撑作用;各类专项检查的开展有效堵塞了税款的流失。今年全省开展了以金融保险业、石油化工业、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医药行业、连锁销售企业等为重点的税收专项检查,全年稽查查补入库8655.5万元。  (三)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涵养了税源,增强了各类税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省国税系统把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积极主动送优惠政策上门,确保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2007年减免各类企业所得税17.2亿元,增值税3亿元,批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6.9亿元,办理出口退(免)税15669万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得以落实,对于优化青海投资环境,缓解企业资金矛盾,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认真开展增值税起征点调整工作,全年共有三万余户个体工商户享受达不到起征点的税收优惠政策,约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67%,年免征增值税3300余万元,增强了个体工商业户的“造血”功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  (四)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税收收入的增长。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国税机关深入开展了税法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市场、进社区、进军营的“税法六进”活动,增强了税法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同时积极落实“两个减负”,清理简并各类报表和税务文书,减轻了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  四、影响国税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载能行业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将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任务,资源、能源价格的波动,对电解铝、硅铁等高载能行业的发展会起到一定制约,影响相关行业税收增长。  (二)运力对税收增收的瓶颈作用有待解决。2007年盐化工行业对全省增值税收入增收的拉动作用明显,盐化工行业受铁路运力的影响较大,目前青藏线旅游升温,客运量加大,同时西—格线二线施工,也会对铁路运力造成一定的压力,运力因素对税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产业规模对税收增收有一定的掣肘作用。我省原油、成品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受企业生产规模限制增长放缓,新增税源规模小,尚不能形成大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