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地方税务局一季度全省税收收入情况通报来源:辽宁省地方税务局作者:未知日期:2008-04-23字号[ 大 中 小 ]   2008年一季度,全省税务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认真落实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和支持社会民生事业的各项税收政策,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税收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省共实现税收收入579.4亿元,同比增长37.7%,增收158.8亿元。其中,国税系统共完成税收收入354.15亿元,同比增长33.1%,增收88.2亿元;地税系统完成各项税收收入225.2亿元,同比增长45.7%,增收70.6亿元。收入总量、增量和增幅均为历史同期*4水平,为促进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障。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焕发活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反映。一季度,我省税收呈现出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各地加快发展、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等多方面特点。  今年以来我省经济承接上年增长呈现平稳较快运行态势,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较快增长,为税收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前2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28亿元,增长32.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8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00亿元,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419.5亿元。反映在税收上,与经济相关度较高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呈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3.2%、37.5%、67.1%和32.5%,增收额合计100.3亿元,占税收收入总增收额的78%.此外,价格因素对税收的双刃剑作用开始显现,前两个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比上年同期上涨9.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8.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3%.据测算,由于价格上涨提高税收增幅约4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资源价格和运费上涨较快,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盈利空间减少,前2个月实现利润总额54.86亿元,同比减少47.66亿元,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幅也同比回落。  全省在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下,地区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各地税收发展普遍加快。一季度,鞍山、本溪、锦州、营口、阜新、辽阳和朝阳7个市收入增长在40%以上,沈阳、大连贡献突出,合计增收55亿元,占全省增收额的54.3%.  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去年以来,国家调整了多项税收政策。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合理有序发展,2008年1月1日起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调整为25%,并对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缴纳方式等进行了调整。1季度,由于税率调整全省企业所得税减收额约为10亿元。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去年4月1日国家调整了城镇土地使用税额标准和征税范围等税收政策,土地使用税收入增长273.1%,增收了10.9亿元。2007年8月15日起,储蓄利息税税率由20%下调至5%,由于税率调整个人利息所得税约减收3.8亿元,惠及了民生。2007年7月1日起,车船税税额提高及征税范围调整,车船税增收了1.7亿元,增长了5.5倍。与此同时,各级税务机关还从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了税收在促进发展、关注民生的作用。认真落实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就业再就业、“五点一线”开发、“节能减排”、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前2个月,减免退各税约59亿元。  2008年一季度,全省各级税务机关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税收分析和预测、以强化税源管理和深入开展“纳税评估”为重点,以“金税三期”、“税收管理员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载体,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全面提升了税收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各地针对组织收入的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征管措施,强化对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制造业、房地产开发、建筑业和金融业等重点行业税收征管,强化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征收管理,积极组织税收专项检查等,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收入的增长。  此外,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配合税收工作,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也为税收收入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