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龙岩市国税税收收入特点解读来源:龙岩市国家税务局作者:未知日期:2008-05-09字号[ 大 中 小 ]   2007年国税税收收入主要特点  (一)经济与税收并袂快速发展,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快速,工业生产高位运行,高出全省平均增幅7.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并高于全省水平,工业企业效益指数从2004年4月起连续42个月居全省首位,前11月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77亿,增长34.3%,同时,年度税收规模首次突破60亿大关,税收收入是2000年的三倍,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税收增幅也创下了2001年以来*6值,环比上年提升3.6个百分点,提前71天完成省局下达计划,实现税收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烟厂税收比重下降,非烟税收增长强劲。  烟厂税收比重与增量比重分别从2005年的61%与57%下降到2007年的55%与45%,非烟税收比重与增量比重则分别从2005年的39%与43%上升到2007年的45%与55%,连续三年呈现烟厂税收和增量比重逐年下降、非烟税收和增量比重逐年攀高的发展态势,税收增长不再受制于烟厂税收,形成了烟厂收入跑慢于盘子和非烟收入领先于盘子的互补性特征,也是征管质量的巩固提升在税收运行上的综合反映。  (三)企业所得税贡献作用突出,“两税”贡献率高幅回落。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共完成9.77亿,同比增收4.05亿,增长70.9%,绝对额是2003年的3倍,税收占比13.9%,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增幅同比提高51.5个百分点,远远快于其他税种和税收平均增幅,创下26.4%增收贡献率,同比上升17.8个百分点,拉动税收增长7.4个百分点,贡献作用十分突出:“两税”继续发挥主税作用,但比重及贡献率明显下滑,共完成57.75亿、同比增收10.82亿、增长23%,税收占比为82.5%、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增收贡献率为15.4%、同比高幅回落35.4个百分点。  (四)县域税收协调发展,形成梯级税源增长体系。  税收规模积极壮大,在全市税收突破60亿的同时,连城、开发、永定和新罗分别突破1亿、2亿、5亿和50亿大关;税收增幅体现梯级层次分布,上杭、开发区和永定作为*9梯级展现出税收的强劲发展,积极发挥出排头兵[*{c}*]作用,在37-44%区间高位增长,第二梯级新罗区、长汀和连城在26-28%区间稳步增长,漳平和武平作为第三梯级在14-16%区间低位增长;税收保持区域协调性发展,全市各单位均提前完成考核计划并进入超收状态,各单位在106-125%区间超额完成年度计划,*6的永定和开发区分别完成125%和122.8%,较低的漳平和武平也分别完成105%和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