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07年1月份国税收入情况的通报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07年1月份国税收入情况的通报来源:浙江省国家税务局作者:未知日期:2008-05-27字号[ 大 中 小 ] 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围绕收入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国税收入较快的增长。 1月份,全省国税总收入完成272.41亿元,同比增长25.25%,增收54.92亿元。不含宁波,全省国税总收入完成179.52亿元,同比增长31.37%,增收42.87亿元。 1月份全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的收入突破200亿元,为211.49亿元,同比增长26.18%,增收43.89亿元。不含宁波,全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的收入为161.24亿元,同比增长26.25%,增收33.53亿元。1月份全省办理出口退税73.0亿元,同比增长30.91%;不含宁波,全省共办理出口退税53.14亿元,同比增长23.14%. 1月份全省国税收入的主要特点(不含宁波,下同): (一)国税收入快速增长,绝对额创历史*6水平 本月国税收入达到161.24亿元,增收33.53亿元,绝对额和增收额均创历史*6水平。不含调库国税收入也是如此,完成155.83亿元,同比增长28.77%,增收34.81亿元,绝对额和增收额也创下历史*6水平。从增幅来看,本月国税收入和不含调库收入增幅分别为26.25%和28.77%,均为去年7月份以来的*6水平,扭转了去年下半年来增幅不断下滑的走势,并重新跃上20%的台阶,开局良好。 (二)三项所得税增长贡献突出,比重稳步上升 综合来看,本月三项所得税继续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共完成66.80亿元,同比增长37.0%,增收18.04亿元,占当月增收总额的53.80%,占全省国税收入的比重稳步提高。而流转税也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19.62%.分税种来看,本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涉外企业所得税均创下历史*6水平。其中增值税完成83.52亿元,同比增长16.93%,增收12.09亿元,不含调库增值税78.10亿元,同比增长20.66%,增收12.37亿元;企业所得税42.12亿元,同比增长39.48%,增收11.92亿元;涉外企业所得税21.92亿元,增长37.42%,增收5.97亿元。本月消费税和车购税也高速增长,分别完成4.63亿元和6.29亿元,增长63.79%和33.95%.利息个人所得税增幅较缓,完成2.76亿元,增长5.83%. (三)重点税源行业增值税差距较大 与去年重点行业增值税普遍快速增长不同,本月全省重点行业增值税明显分化,其中钢铁业和有色金属业继续保持去年迅猛的增长势头,同比分别增长1.21倍和50.40%,纺织品和造纸业也依然保持强势,同比分别增长32.02%和30.18%,商业增值税一改近年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完成14.79亿元,同比增长31.08%,绝对额和增幅均为近几年来的*6水平,增收3.51亿元。机械交通运输、服装皮革、电气器材、建材和电力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分别增长20.55%、17.58%、16.29%、15.36%和13.87%,而电信设备和化工行业增长较缓,分别增长0.03%和4.07%,卷烟和医药业增值税则同比分别下降54.16%和24.61%. (四)各地区普遍较快增长,全面实现开门红 本月全省各地区国税收入普遍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衢州增长50.31%,绍兴(29.60%)、金华(28.76%)、舟山(27.84%)、杭州(27.35%)、丽水(25.88%)、温州(22.19%)和嘉兴(20.92%)增长均在20%以上,湖州增长19.57%.台州增长略缓,增幅为12.88%.从完成计划进度来看,十个市地均在10%以上,其中杭州进度达到13.69%,衢州达到13.23%,舟山达到13.18%.进度最慢的湖州也达到了10.96%.此外,省局直属分局国税收入同比增长45.25%,完成进度达到17.35%.全省全面实现开门红。 (五)新增欠税较多 经过全省各级国税机关的努力,去年末全省欠税余额首次下降到20亿元以下,为19.94亿元。但本月全省新增欠税0.40亿元,虽然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欠税余额重新跃上20亿元。主要是余杭新增涉外企业所得税欠税2157万元和诸暨新增增值税欠税924万元。 各主要税种增减原因分析: 国内增值税:本月入库83.52亿元,创历史*6水平,增长16.93%,增收12.09亿元;其中不含调库增值税收入78.10亿元,增长20.66%,增收13.37亿元。 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临近岁末经济总量较高,去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7.29亿元,可比价增长15.9%;工业销售产值3021.9亿元,增长23.3%,其中出口交货值814.48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39亿元,增长15.9%,其中批零贸易额446.14亿元,增长16.4%,均为当年*6水平,为税收增长提供了税源基础。从申报开票税款来看,当月全省开票数为82.1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69.80亿元增长17.66%.二是退库减少。当月份全省共办理增值税先征后退、减免退库等各类退税3.8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96亿元减少1.16亿元。三是查补税款增收。本月共查补增值税入库1.23亿元,同比增加0.62亿元。四是持续征管因素。我省去年开展管理创新年,推广管理创新项目,提高了征管水平和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使申报的应征税收进一步接近法定税收,征收率提高,企业税负提高,促进税收增收。据CTAIS系统数据反映:本月一般纳税人申报所有销售收入3741亿元,同比增长23.96%,其中适用税率销售额3004亿元,同比增长20.19%,免抵退销售额421亿元,同比增长41.18%,申报销项税额499亿元,同比增长20.46%,销项税负16.61%,比上年同期提高0.03个百分点。实际抵扣进项税额422亿元,同比增长20.29%,与销项税额基本保持一致,当期应纳税额78.12亿元,同比增长21.54%,应纳税额与按适用税率销售额之比为2.60%,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期末留抵税金93.94亿元,比期初增加3.75亿元,而上年同期期末留抵税金94.30亿元,比期初增加6.97亿元。本月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开票税款5.44亿元,同比增长9.68%. 减收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免抵调库税收下降,共减收1.28亿元;二是上年同期杭州卷烟厂超计划生产的9万大箱卷烟按发出商品视同销售申报纳税,不可比减收1.99亿元。 从行业来看,钢材、有色金属、纺织品、造纸和商业增幅均超过了30%,分别增长120.90%、50.40%、32.02%、30.18%和31.08%.而卷烟和医药行业分别下降54.16%和24.61%. 钢铁业本月共入库增值税1.33亿元,增长1.21倍,其中不含调库增值税1.26亿元,增长1.17倍,增收6811万元,主要是由于销售形势较好,带动税收增长,其中杭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增长38.69%,销项税额增长40.97%,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增长26.68%(上年同期期初有留抵税额),入库增值税4750万元,同比增收2405万元。湖州久立特钢有限公司销售增长1.08倍,进项税额增长89.24%,实际入库1910万元,增收1175万元。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入库1267万元,全部为增收额,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和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入库1283万元和571万元,增收643万元和538万元。 纺织品入库增值税7.22亿元,同比增长32.02%,其中不含调库6.26亿元,增长27.37%.主要是行业销售较快增长,但进项抵扣较少,据CTAIS系统数据反映,纺织业一般纳税人申报按适用税率的销售收入228.55亿元,同比增长19.22%,申报销项税金同步增长,但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同比仅增长17.7%,由此促进应纳税款增长。 卷烟行业减收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杭州卷烟厂超计划生产的9万大箱卷烟在1月份计税,涉及增值税1.99亿元,基数较高,本月不可比减收。 与经济对比分析来看,2006年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长15.9%,测算现价增长21.5%,测算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增长18.4%.而1月份工业增值税收入68.73亿元,同比增长14.27%,与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0.78.12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其中批零贸易业增长16.4%,商业增值税收入14.79亿元,同比增长31.08%,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弹性系数为1.95,与批零贸易业零售额的弹性系数为1.90. 1.工业增值税应征税源情况 本月工业增值税应征税源为80.8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68.30亿元增长18.33%.见下表: 工业增值税与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1.0. 2.商业增值税情况 本期商业增值税增幅较高,主要原因岁末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商业销售形势较好,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各大商场销售形势较好,增收较多,如杭州大厦入库3370万元,同比增长81.34%,增收1511万元,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入库3049万元,同比增长1.5倍,增收1832万元,百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库1371万元,同比增长57.20%,增收499万元。二是卷烟销售行业增值税增长,据统计本月全省共入库11838万元,同比增长90.1%,增收5612万元;三是中石化浙江系统入库增值税3290万元,同比增长1.17倍,增收1775万元。四是定额提高,纳税企业户数增加促进增收。据统计,本月纳税在10-50万元的商业户为1172户,共入库增值税2.39亿元,上年同期为953户,入库增值税1.90亿元;本期入库在1-10万元的商业户为1.11万户,入库增值税3.07亿元,上年同期为0.98万户,入库增值税2.72亿元;入库1万元以下的纳税户为29.95万户,入库增值税3.35亿元,上年同期为26.30万户,入库增值税2.71亿元。 国内消费税:本月全省共入库消费税4.63亿元,同比增长63.79%,增收1.80亿元。增幅较高主要是卷烟消费税快速增长,本期浙江中烟公司卷烟销量为14.24万大箱(其中,高档烟系列为4.51万大箱),实现销售14.50亿元(其中,高档烟系列为10.43亿元),申报应缴消费税6.07亿元,按61.04%的分成比例在杭入库3.71亿元,上年同期原杭州卷烟厂入库1.74亿元,同比增加1.97亿元,增长113.02%. 受政策调整的影响,本月汽车摩托车消费税依然同比大幅下降,共入库0.24亿元,同比下降55.67%,减收0.30亿元。 企业所得税:本月共入库42.1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0.20亿元增长39.48%,增收11.92亿元。 分地区来看,除嘉兴略增长3.35%外,其他各地增幅均在30%以上。 分行业来看,增收主要来自于金融、工业和商业,其中金融业受益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入库税收普遍增长,共入库企业所得税10.22亿元,增长63.14%,增收3.95亿元。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系统共入库4.80亿元,同比增长25.3%,增收0.97亿元;各城市商业银行入库2.41亿元,同比增长89.8%,增收1.14亿元。其他增收较大的银行还有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入库4427万元,增收4079万元;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入库3523万元,增收2891万元。 工业共入库企业所得税13.92亿元,增长34.02%,增收3.53亿元,增收较大的企业主要有杭州中烟工业公司入库企业所得税2.25亿元,同比增加1.21亿元,增长116.44%,主要是浙江中烟工业公司本期所得税含原杭州、宁波两家烟厂税收,实行统一申报纳税,属不可比增收因素;嘉华发电入库1.42亿元,增收0.53亿元,省电力公司入库1.06亿元,增收0.43亿元。 商业共入库企业所得税7.20亿元,同比增长50.74%,增收2.42亿元,其中中石化浙江分公司入库1.62亿元,增收1.12亿元, 其他增收较大的行业还有电信公司系统入库企业所得税7074万元,增收5080万元;房地产业入库所得税3.19亿元,增收6339万元。 涉外企业所得税:本月共入库21.9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5.95亿元增长37.42%,增收5.97亿元。 分行业来看,主要是工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和交通运输业增收,其中工业入库11.42亿元,同比增长43.05%,增收3.44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入库5.87亿元,同比增长12.24%,增收0.66亿元,交通运输业入库1.15亿元,增收0.50亿元。此外房地产业入库0.93亿元,增收0.23亿元。 从增收大户来看,增收原因主要有一是浙江移动核定预缴额比上年提高,本月季度所得税入库5.65亿元,同比增加0.79亿元。二是企业优惠政策到期税率提高,如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入库5753万元,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诸暨,有色金属)入库1142万元,湖州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入库1097万元,上年同期均为免税期,为净增收。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如沪杭甬高速公路入库所得税1.06亿元,上年同期为6031万元,主要是由于车流量的增长,通行费收入增长,同时部分原计划的养护工程延期实施,使养护费用大幅下降。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本期入库所得税209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无入库税收。杭州大厦入库3334万元,增收558万元。东明实业(嘉兴)有限公司入库1748万元,增收1035万元。宏讯电子工业(杭州)有限公司入库1285万元,增收495万元。四是纳税户增加,本月纳税户次4048户,上年同期为3037户。 此外,本月共扣缴预提涉外企业所得税3030万元,同比增长34.01%,其中UT斯达康本月扣缴预提所得税447万元,同比增长91.85%. 利息个人所得税:本月共入库2.7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61亿元增长5.83%. 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幅自去年以来首次回落到10%以上,主要原因是2005年7月份开始按年结息,上年同期申报的应税利息收入为2005年7月1日至2005年12月20日的利息,基数较高,造成本月增幅偏低,从绝对额来看,较前两个季度申报期略有增长,主要是由于节假效应储蓄存取款较多所致,截止去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43亿元,同比增长20.9%,为去年各月*6水平。 1月份全省国税收入形势良好,既是经济较快增长、效益提高的反映,也是全省国税系统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水平的结果,同时也有一次性增收因素的贡献,各地要客观地分析影响税收增长的原因,对税收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组织收入原则,贯彻全省国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省局推广的管理创新项目,加强各税种的征收管理,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千方百计地提高我省国税的征收率,确保全省国税收入一季度的开门红,税收与经济的弹性系数不低于1,宏观税负稳中有升。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