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07年1-9月份国税收入情况的通报来源:浙江省国家税务局作者:未知日期:2008-05-27字号[ 大 中 小 ]   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全省国税收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宏观税负有所上升。  1-9月份,全省国税总收入完成1891.77亿元,同比增长21.95%,增收340.53亿元。不含宁波,全省国税总收入完成1218.84亿元,同比增长23.59%,增收232.65亿元。  1-9月份全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的收入完成1381.06亿元,同比增长26.70%,增收291.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56%.不含宁波,全省国税部门直接组织的收入完成1044.90亿元,同比增长22.83%,增收194.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3.11%.  一、1-9月份国税收入特点(不含宁波,下同):  (一)国税收入增长又快又稳。1-9月份全省国税收入增长幅度达到22.83%,在去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又实现了高增长,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在20%以上。累计增幅总体上呈走高趋稳的态势,除1月份春节特殊因素增长异常外,累计增幅从2月份的20.96%逐步提高到6月份的*6水平,为23.63%,之后在高位震荡徘徊,增幅稳定在23%左右,税收增长形势良好。其中主体税种增值税收入增长态势也基本相同,从1月份的16.93%提高到6月份的*6水平19.99%,然后开始回落,9月份又回升至19.38%,但增值税增幅明显低于国税收入增幅水平。  (二)所得税猛增势头依旧,比重持续上升。1-9月份所得税类继续保持近年来的迅猛增长势头,共完成242.29亿元,同比增长39.85%,增收69.0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3.1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82个百分点。主要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增长迅猛,分别完成148.52亿元和73.08亿元,增长46.39%和35.86%;利息个人所得税平稳增长,共完成20.69亿元,同比增长14.96%.  (三)重点税源增幅下滑,新增税源和中小企业是拉动税收快速增长的主力。纳入省局监控的5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国税收入718.74亿元,同比增长15.42%,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41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半年的也回落了3.03个百分点。其占全省国税收入的比重为68.79%,也较上半年有所回落。广大中小企业和新增税源等未纳入监控范围的税源共入库国税收入253.96亿元(不含车购税和利息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48.86%,增收83.35亿元,占相应税种增收额的46.47%.  (四)税收优惠规模稳步扩大,但退税类优惠明显下降。在国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省国税系统坚持依法征税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1-9月份全省办理出口退税472.21亿元,同比增长21.41%,办理各类减免税收108.95亿元,同比增长8.27%.减免税中,增值税退税减免21.88亿元,同比下降23.74%,减少6.81亿元,主要是增值税福利企业退税减少,共办理退税17.38亿元,同比下降32.77%,减少8.47亿元。  (五)各地区国税收入普遍增长较快。分地区来看,1-9月份全省10个市地国税收入增长普遍较快,除杭州市增长19.69%外,其他各地增幅均在20%以上,其中舟山和衢州稳定在30%以上,分别达到35.08%和32.31%,完成进度分别达到89.17%和89.42%.省局直属税务分局同比增长26.06%.  全省65个考核单位中,兰溪等15个单位增幅在30%以上,其中兰溪(93.64%)、玉环(43.04%)、丽水市本级(40.97%)和龙游(40.92%)。增幅在40%以上。从完成时间进度来看,全省有59个单位达到了时间进度要求,其中兰溪、洞头和丽水市本级已完成全年计划。  二、国税收入增长原因分析  一是经济总量较快增长,效益提高,带动税收增长。今年以来我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1-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82亿元,可比价增长17.3%,工业销售产值21397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交货值增长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2亿元,增长16.2%,进出口总额1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其中出口总额83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1%,外商直接投资额6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5.3%.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企业效益也明显提高,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3亿元,同比增长30.3%,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54.8.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税收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是征管水平提高。主要表现在:*9,全省国税系统推进管理创新,针对不同地区、行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征管措施,堵塞漏洞,减少税收流失,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进一步提高,更多的潜在税源变为实际征收的税收,促进了税收增收。第二,稽查力度加大,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成效明显。据统计,1-9月份全省共查补入库税收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66.15%,增收6.32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增收额的3.25%,较以往年度明显提升。第三,纳税评估工作推进,全省各地积极构建特色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促进了各地征管水平的提升。  三是汇算清缴增收。据统计全省共申报入库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30.08亿元,同比增长55.69%,增收10.76亿元,占企业所得税增收额的22.86%;全省共申报入库汇算清缴涉外企业所得税6.39亿元,同比增长46.22%,增收2.02亿元。  四是房地产企业和证券业所得税增收较大。受房地产交易市场和证券市场持续火热的影响,我省房地产业所得税和证券业所得税增长迅猛,其中房地产内外资所得税共入库21.24亿元,同比增长69.78%,增收8.71亿元;证券业企业所得税共入库7.52亿元,同比增长2.92倍,增收5.60亿元。  五是福利企业增值税退库减少。1-9月份全省共办理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17.38亿元,同比下降32.77%,减少8.47亿元,相应增收。  六是新办企业增收。据统计去年9月份以来全省新办企业共入库国税收入23.17亿元,其中增值税18.02亿元,企业所得税4.68亿元。如华能国际电力浙江分公司1-9月份入库国税收入2.98亿元,其中增值税2.96亿元,为净增收。  三、国税收入与经济比对情况  (一)国税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1-9月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速度在14.7%左右,测算现价增长17.8%左右,全省国税收入增长26.70%,税收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1.50,宏观税负有所上升。  (二)工业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去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长21.46%,今年1-8月份现价增长20.35%,合计增长20.70%左右,测算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长18.0%左右。1-9月份全省工业增值税完成788.31亿元,同比增长22.55%,与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1.26.  (三)商业增值税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12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今年1-8月份增长16.2%,合计增长16.1%左右。1-9月份全省商业增值税完成130.86亿元,增长20.96%,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弹性系数为1.30.  四、四季度组织收入工作要求  1-9月份国税收入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为全年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并且还出现了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性增大,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并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使经济增长的预期逐步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加快,银行利率的提高,出口退税率的降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将蚕食企业的利润,增加税收收入增长的压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税率的调整,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的降低,以及增值税转型等税收政策调整的不确定因素,都将对明年的税收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各地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具体工作中牢记统筹兼顾的原则,既确保全年国税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完成税收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的目标,又充分考虑明年税收增长变动的减收因素,实现国税收入在年度之间的均衡增长。  (一)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按照现价GDP增长速度,积极把握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分解落实四季度收入任务,在工作中努力增收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做好减免税和免抵调库工作。要坚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收过头税”的工作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各项减免税政策在年底前全部到位。要合理安排免抵调库进度,严格按照二季度上报的调库计划,认真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深化经济税收联动分析。要按照宏观分析找问题,微观分析找原因的思路,牢牢把握宏观税负率、增值税税负率和零负申报率“两升一降”的工作要求,不断拓展税收与经济联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当前重点要对增值税税负率下降和偏低的地区、行业、企业逐一进行分析,对零负申报率明显偏高的地区加强监控,改进管理,实现宏观税负的稳中有升。  (四)抓好欠税管理,确保新欠不增,陈欠规模下降。要继续实施欠税企业分级监控,加大欠税曝光力度,加强异常纳税户管理和稽查查补税款的入库工作,提高防范新欠的能力。继续实行以欠抵退、通过发票管理控制欠税等办法,加大陈欠清理力度,确保全年欠税规模的持续下降。  (五)稳步推进行业税源监控模型建设。行业税源监控模型是利用数学模型技术来模拟企业经济运行实际情况,估算企业税基和应纳税额总量,根据估算税额和企业实际缴纳税额的差值及差异率来筛选疑点对象,从而提高纳税评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掌握税收管理的主动权。截至9月底,全省已完成40个行业(产品)的建模工作,省局也在此基础上统一了数据采集表单和建模方法,为开发行业建模的工具性软件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各地要加紧剩余20个模型的审核和修改完善工作,加快行业评估模型信息软件的开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