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前三季度陕西省地税收入同比增长39.33%来源:陕西地税作者:日期:2008-11-10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前3季度,我省地税系统共组织入库各项收入421.25亿元,同比增长37.27%,增收114.3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67.37亿元,同比增长39.33%,增收75.4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312.09亿元的85.67%,较进度超收33.31亿元。社保费及各项基金入库141.49亿元,同比增长33.77%,增收35.72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12.39亿元,同比增长34.58%,增收3.18亿元。  前3季度,我省地方税收收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税收总量及增幅均创近年来历史新高。1-9月份,全省地税收入占全国地税收入的比重为1.87%,总量在全国36个地税局中排名20位,较2007年上升1位,在西部12省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四川、内蒙和云南;增幅在全国36个地税局中排名9位,较2007年上升11位,在西部12省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内蒙、宁夏和青海。  二是各级次收入全面均衡增长,增幅均达30%以上。其中:中央级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49.54%,增收16.56亿元;省级收入73.69亿元,同比增长36.75%,增收19.8亿元;地市级收入143.68亿元,同比增长37.4%,增收39.11亿元。  三是国有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仍然是我省的支柱经济。国有和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税收总量占到全省税收总额的75%,本期分别入库税收67.28亿元和132.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18%和40.24%,增收14.79亿元和37.94亿元,股份制企业税收对全省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50%.  四是全省12个考核单位全部达到计划进度。  五是第三产业收入比重、增幅和税收贡献率均超过第二产业。二、三产业分别完成税收121.74亿元、145.62亿元,分别增收29.26亿元、46.2亿元,增长31.64%和46.46%,占税收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5%、54.5%,第三产业税收对全省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61%.  六是主体税种的支撑作用明显。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和资源税5大税种实现税收237.09亿元,比重为88.67%,合计增收61.43亿元,拉动全省税收增长32个百分点,是我省税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分析增长的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税收收入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二是消费价格较快上涨,带动了相关行业税收的增长。三是税收政策调整带来了较大的增收额。新的车船税和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颁布实施使应税范围扩大、单位税额提高,同时加强了上年税款的补征工作,促使车船税和土地使用税实现大幅增长。四是煤炭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及产量的增加带动了相关行业税收的增长。去年底至今年初,国内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尤其是国家发改委自6月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我省能源类税收增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五是榆林市提高吨煤所得税预征率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税收的增长。六是一次性收入促进了税收增收。全省由于股权转让共有2亿元一次性税收入库,拉动全省增长1个百分点,对全省税收收入增长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七是各级地税机关不断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源管理制度,强化税源管理措施,夯实税源管理基础,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