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地方税务局2008年上半年地税收入简析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方税务局2008年上半年地税收入简析来源:景德镇市地方税务局作者:日期:2008-12-19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地税局对地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规范化、地税文化两项建设,提升依法治税、税源管理、队伍建设三个水平,全面加强思想、基础、基层、管理四项工作,咬定“三超”目标不放松,地税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为我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快速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收入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局共组织入库地方各税49730万元,同比增收15989万元,增长47.4%,完成省局年初考核计划82000万元的60.6%,超时序进度10.6个百分点,收入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3.2个百分点,与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三个高于40%”增长工作目标保持一致。其中:中央收入完成8652万元,同比增长54.6%;省级收入完成3516万元,同比增长56.6%;纯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7562万元,同比增长45%。 此外,还组织入库其他收入3268万元,同比增收713万元,增长27.9%,其中:教育费附加1735万元,同比增长47.2%;防洪保安基金662万元,同比下降14.4%;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201万元,同比增长40.6%;代征工会经费624万元,同比增长45.1%;代征残联基金26万元,同比增长2.2倍。 分征收单位看,上半年全市6个征收单位虽然都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各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年初下达的收入计划完成情况看,高新区局未实现“双过半”,只完成年初计划的48.6%,离“双过半”差1.4个百分点。从各征收单位实现的收入增幅看,起伏仍然较大,增幅*6的乐平市局达到62.2%,与增幅最低的高新区局(+31%)相比高出近一倍。 分税种看,上半年我局负责征收的10个税种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且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主体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实现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37.4%、64.5%、43.4%、53.9%。小额税种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由于受税收政策等因素影响,增幅较高实现成倍增长,分别增长2.2倍、1.8倍。 分行业看,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地方税收22848万元,同比增收9172万元,增长67.1%,占地税收入总额的45.9%,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比重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现地方税收9452万元,同比增收4695万元,增长98.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实现了翻番,提高了66.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地方税收10524万元,同比增收3382万元,增长47.4%,与去年同期(+1.2%)相比增幅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实现地方税收26673万元,同比增收6769万元,增长34%,占地税收入总额的53.6%,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比重有所回落,其中:房地产业实现地方税收13054万元,同比增收3727万元,增长4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39.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实现地方税收2392万元,同比增收677万元,增长39.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了6.3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3930万元,同比增收959万元,增长32.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地税收入的主要特点 (一)取得“三个”突破,创历年*4水平。 1、收入总量取得新突破。上半年,我局组织入库地方各税4.97亿元,与“十五”初期2001年相比,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总量接近翻了一番;与“十五”末期2005年相比,收入总量已达到2005年(4.6亿元)全年水平还超出近3000万元,收入总量创历史*4水平。 2、收入增量取得新突破。上半年,我局共增收15989万元,月均增收2600万元,与去年(月均增收1200万元)相比,每月增收额翻了一番,半年实现的增收额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还要多出1300万元,取得历年*4成绩。 3、收入增幅取得新突破。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了高于40%的增长目标,我局积极响应,千方百计加强税收征管,挖潜增收潜力,上半年收入增幅高达47.4%,超出去年同期23.2个百分点,实现了去年高基数上的快速增长。从横向、纵向看,上半年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地税收入增幅12.6个百分点,名列全省第三位;收入增幅高于我市财政总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为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保持“两个”平稳增长。 1、主体税种增势平稳,主导作用突出。上半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四个主体税种实现增收12465万元,占增收总额的78%,其中:营业税增收5995万元,增长37.4%,对地税收入增长贡献了17.7个百分点;两个所得税增收5092万元,增长54.6%,对地税收入增长贡献了15.1个百分点;城建税增收1378万元,增长53.9%,对地税收入增长贡献了4.1个百分点。 2、重点行业增势平衡,贡献突出。上半年,工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三大行业共同支撑地税收入增长。从收入总量看,三大行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上半年均超过亿元,共实现增收12899万元,占增收总额的80.7%;从对地税收入增长的贡献看,上半年三大行业对地税收入增长贡献均超过1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地方税收12324万元,同比增收5790万元,增长88.6%,拉动地税收入增长17.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地方税收13054万元,同比增收3727万元,增长40%,拉动地税收入增长1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地方税收10524万元,同比增收3382万元,增长47.4%,拉动地税收入增长10个百分点。 (三)实现“一个”飞跃。 近年以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市陶瓷行业税收增长与陶瓷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协调,陶瓷税收占地税收入的比重微不足道,陶瓷税收征管也成为制约我局税收征管的瓶劲。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加强陶瓷名人税收征管,加大工业、商业陶瓷税收清理力度,建立陶瓷行业瓷土资源税委托代征机制等征管措施有效的破解了陶瓷税收征管难题,取得了实质性的变化。上半年陶瓷行业共实现地方税收535万元,同比增收368万元,增长2.2倍。从收入规模看,虽然陶瓷税收总量偏小,但是与去年同期(+55%)相比,增幅翻了两番;从收入比重看,陶瓷行业税收占地税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0.5%提高到今年的1.13%,陶瓷税收取得了质的飞跃,陶瓷税收征管秩序进一步理顺。 三、主要增减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 年初,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了我市今年经济发展要围绕两个翻番,以两个重点、两个目标争取实现重大突破,就是主攻项目和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要实现40%、争取50%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和各项工作排名全省中上水平;确保两年翻番实现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全市上下解决思想,鼓足干劲,加快发展,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从今年1-5月份各项经济指标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7亿元,同比增长23.9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亿元,同比增长21.1%,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同比增长76.1%,其中房地产开发10.18亿元,同比增长83.4%,为我市地税收入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政策因素 1、企业所得税。自2008年元月开始全面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对我市企业所得税造成重大影响,查账征收的企业由于此项政策据统计上半年减收500万元。为了确保我局今年企业所得税不会出现很大波动,我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实行核定征收的企业应税所得率进行了调整,以此加强建筑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管理。上半年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入库2262万元,同比增收1332万元,增长143.2%;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入库3488万元,同比增收1156万元,增长49.6%。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所得税的减收,确保了企业所得税平稳增长。 2、土地使用税。按照《新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和赣地税文[2007]8号文件要求,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和税额标准进行了调整,此项政策从2007年1月份开始执行,上半年我局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积极组织追缴2007年度土地使用税,促使土地使用税快速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土地使用税因政策调整实现增收1780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增收347万元。 3、车船税。按照《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地方税局关于转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赣财法[2007]37号及《江西省机动车车船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文件要求,我局在抓好政策执行的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政府组织、地税指导、保险代扣、交警查验”的车船税征管模式,全面开展保险机构代扣代缴车船税工儿,此项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地税局的充分肯定,并于7月1日在我市召开了全省车船税征管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据统计,上半年因此项政策落实到位实现增收280万元。 (三)一次性税源因素 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地税部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税收问题进行了清理,有力的推动了我市上半年地税收入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一次性税源入库近6000万元,拉动地税收入增长17.8个百分点,其中:压缩华意电器总公司历年欠税1945万元,查补一次性入库540万元,重点工程入库3500万元。 (四)征管措施因素 上半年,我局为了贯彻落实好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围绕“三超”目标,在全市地税系统开展了全员大讨论,广大地税干部走街串巷,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巡查巡访,并结合我局实际,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从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强化税源管理等方面出发,认真分析,寻找税源增长点,制定了25条具体工作措施。由于组织收入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各项增收工作措施成效显著。 1、加强重点税源单位管理,实行领导挂点联系工作制度。为推进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践行“三个服务”,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征管质量,优化纳税服务,我局建立了市局领导挂点联系100户重点税源工作制度。通过市局领导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税源分布、税收政策执行及纳税服务情况,有效堵塞了征管漏洞,纠正了税收政策执行上的偏差,优化了纳税服务环境。今年实现“三超”目标是在去年高基数上实现的快速增长,困难与压力巨大。为此,我局要求各级地税部门要改变工作作风,各级领导要从面上转到点上,以点带面加强工作指导,强化税源管理。上半年,我局先后组织召开了全系统税收政策、征收管理、税源分析、纳税服务、稽查重点等座谈会议,分析税源,寻找新的增长点。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三个高于40%’增长目标大讨论”和“我为完成奋斗目标献言献策”活动,通过各种座谈会和讨论分析形式,查找原因,研究措施,制定办法。在落实税收政策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收过头税的理念,严格把关,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一是落实好“十六条”支持灾后重建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二是贯彻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做好新法实施后的税基管理。 2、加强重点行业税源管理。为强化重点行业税源管理,我们始终坚持属地管理、项目管理的原则,不断完善以票控税管理办法。一是加大市属重点工程项目的税收清理工作,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确保市属重点工程实现的税收及时入库,今年1-6月份市属重点工程共组织入库地方税收3600万元。二是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筑营业税征管,建立委托代征机制,实行源泉控管。 3、开展房地产行业税收清理。近几年以来,我市房地产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房地产税收也实现较快增长,对地税收入具有举足轻重作用,房地产税收占地税总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已由2005年18.3%提高到现在26.2%。在房地产行业方面,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堵塞漏洞,实现增收。一是规范商品房产权转移环节的印花税征管,在市房屋交易处设立代征点,委托房地产企业代征,进一步加强二手房交易税收管理,此项措施清理入库印花税73万元。二是明确房地产企业价外收费征收营业税,对全市所有房地产企业的价外收费开展清理。三是实行房地产税费一体化管理。四是组织开展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增值税清算。 4、加强欠税管理,加大压缩欠税力度。一是大力压缩往年陈欠,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市直属分局组织入库华意电器总公司历年欠税1945万元。二是通过以票控税、加强税款催报催缴、欠税定期公告等措施防止新的欠税产生。 5、开展土地使用税税源调查和清理。随着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资源保护、税率调整及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土地使用税税源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局认真落实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并按照赣地税文[2007]42号、赣财行处便函[2007]8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土地使用税的追缴补征工作,同时针对部分纳税人土地使用税应税面积申报不实、在城镇规划范围内(昌江区所属各乡、镇、场的非农业用地)应缴纳而未缴纳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进行了界定,重新核实纳税人的应税土地面积和地段等级,促进了土地使用税收入的大幅增长,1-6月份,共组织入库3033万元,增长221.6%。 6、落实好相关税收征管办法。今年年初,省局出台了《江西省建筑业地方税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江西省房地产开发业地方税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和《江西省建筑业、房地产业营业税纳税人认定及后续管理实施办法》(赣地税发[2008]24号)三个建安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办法,我局及时抓好贯彻落实,同时结合我局实际,完善了陶瓷税收征管办法、旅游业税收征管办法、房屋出租租赁业税收征管办法,从制度上完善,加强税收征管,实现收入增长。 7、加强城建税管理。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全面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行先征后返等办法有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72号)等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城建税清理,共清理7户,实现城建税增收312万元,其中:华意压缩股份公司入库110万元,黑猫碳黑股份公司入库189万元。 8、加强陶瓷税收管理。今年,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强陶瓷税收征管:一是全面开展周边陶瓷制造加工环节的税收清理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市区中国陶瓷城等商业陶瓷税收清理工作;三是加强名人名作等陶瓷大师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四是加强陶瓷行业的瓷土资源税代扣代缴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陶瓷名家个人所得税征管,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景德镇市陶瓷名家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景地税发[2008]58号),截止3月31日,全市共有122名年所得12万元以上陶瓷名家进行了自行纳税申报,其中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24人,省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70人,市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27,共补缴个人所得税78万元,比去年增加37万元,促使陶瓷税收较快增长。 四、下半年收入形势 今年上半年,我局组织收入工作形势较好,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下半年我局收入形势将面临重大考验,要想实现全年40%以上增长压力是巨大的,将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去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一)组织收入的有利因素 1、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将进一步增强全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做好地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我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亮点,增加了地方税收可收税源。 2、征管水平在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全市各级地税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狠抓征管基础工作,加强税源管理,大力清理欠税,堵漏增收,为潜在经济税源转化为现实税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为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土地使用税税率的提高,内外资企业土地使用税的统一,车船税征管新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国有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取消,都为地税收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4、上半年组织收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我局完成4.9亿元,增幅达到47.4%,为完成全年增长40%以上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影响组织收入的不利因素 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半年收入规模不及去年同期。去年下半年入库地方各税3.62亿元,占全年收入的52%,下半年收入形势好于上半年。今年全年收入要想实现40%增长,下半年必须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需组织入库5.1亿元,因此下半年收入形势更趋紧张。 2、去年我局在执行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上落实早,抓得实,去年上半年征收入库土地使用税940万元,下半年征收入库1860万元,今年下半年该税种增收空间小。 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土地、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一是上半年,银行准备金率经过几次调整,已达到17.5%,将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及销售趋势不明,尽管我局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税收征收13054万元,同比增长40%,但下半年是否能保持此增幅难以预料;二是由于受大环境影响,截止6月底房地产业税收占地税收入比重为26.2%,较上月的27.4%回落1.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有价无市,房地产税收在下半年可能会出现拐点,给地税收入带来越来越大风险。三是部分重点工程完工造成今年地税收入缺口,弥补缺口压力大,景婺黄、景鹰两条高速公路完工影响今年地税收入近3000万元。 4、一次性税源造成下半年收入形势不如上半年。今年上半年,一次性税源对地税收入增长较大,下半年这样的一次性税源几乎没有。 五、下半年组织收入主要措施 下半年,我局将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扎扎实实抓管理,兢兢业业谋发展,再接再厉,举全局之力,努力实现全局组织收入40%以上的增长目标。 (一)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决定税收、依法治税和提高征管质量三原则,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具体征管办法。如:砂石资源税征管办法、外来建工单位所得税征管办法及房地产税费一体化管理办法等。 (二)进一步推动“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把主题教育活动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与组织收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地税形象,为更好地完成收入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重点企业税收征管。继续认真落实重点企业挂点联系工作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挂点企业开展税收调研,掌握我市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情况。 (四)加强对征收难度大、点多面广、较分散的零散税源管理,从源头上抑制税款流失。加强对服务业、娱乐业、商业的房产税征管,对部分征管难度较大的地段,集中人力进行清理检查。继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筑营业税征管,实行税收源泉控管。 (五)加大稽查力度,强化日常稽查和专项稽查功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地方税收秩序,继续组织开展陶瓷名人等专项涉税稽查工作。 (六)进一步落实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属地管理和项目登记管理,将“两业”按照工程项目所在地进行项目登记,充分利用征管业务系统,及时掌握“两业”税源分布信息,强化管理责任。 (七)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搞好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对不同地区、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各主要税种、税目收入增长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弹性和匹配性,建立收入预警机制,提高对重点税源和主体税种收入数据的分析应用水平。 (八)发挥地税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政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壮大税源。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