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辽宁省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分析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日期:2009-05-07字号[ 大 中 小 ]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和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再度联合推出了2008年度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税收是综合反映企业社会价值、责任意识的重要指标,因此,纳税百强排行榜已成为衡量企业的实力和贡献、取信于社会和公众、展示品牌形象和价值的核心指标之一。2008年度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与上年榜单相比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百强纳税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幅有所放缓 2008年度,全省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达到564.6亿元,占当年全省税收收入总量的30%,比上年度百强企业纳税总额增加了41.1亿元,增长7.9%.由于受经济和国家出台减税政策的影响,尽管百强纳税总额有所增加,但增幅却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和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依然稳坐百强排行榜前三把交椅。与去年不同的是,2008年度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这次不是以集团的面孔,而是以其子公司独立纳税人的身份出现在排行榜上。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以年纳税额77.1亿元位居榜首;第二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年纳税额48.7亿元;第三名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纳税额20.3亿元。纳税百强排行榜中前10名企业纳税额均超过13亿元,排在排行榜前十名的企业还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营口卷烟厂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其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从去年的第11名,跃居今年榜单第7名,税收增幅47.9%,纳税额比上年增加4.8亿元,为榜单前十名企业税收增幅之最;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和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营口卷烟厂增幅次之,分别为26%和22.4%,纳税额比上年分别增加3.6和2.4亿元。此外,百强入围门槛水涨船高,达到1.36亿元,比去年的1.14亿元增长19.3%。 二、主导产业税收平稳增长,钢铁行业户均纳税最多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来自第二产业的税收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86.7%,第三产业税收占13.3%,与2007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下降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份额相应地上升2个百分点,表明我省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其中,第二产业有75户,与去年持平,上缴税收4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3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有25户,上缴税收73.6亿元,比上年增加15.8亿元,增幅27.3%。2008年,在辽宁工业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第三产业税收收入作为拉动全省财政收入增长的新引擎,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行业结构方面看,钢铁、采矿、石油加工、电力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五大行业在排行榜上仍占据主要地位,五大支柱行业纳税额占百强纳税总额的77.4%。其中,钢铁行业有12家企业上榜,纳税143.7亿元,为各行业之首,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5.4%;采矿业有14家企业上榜,纳税116.2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20.6%;石油加工业有13家企业上榜,纳税92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16.3%;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有15家企业上榜,纳税4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5家企业上榜,纳税36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6.4%。 从五大支柱行业户均纳税情况看,冶金行业户均12亿元,采矿业户均8.3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户均7.2亿元,石油加工业7.1亿元,电力行业户均3.2亿元。从户均纳税额看,尽管受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冶金行业户均纳税额仍居百强企业首位。 三、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突出,股份制企业彰显活力 从经济类型方面看,我省股份公司、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四种经济类型企业分布格局呈现突出变化。在百强纳税企业中,内资企业有82户,纳税额482.6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0.3%,占百强企业纳税额的85.5%,其中股份公司、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分天下,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百分比分别为47%、19%和16.6%。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股份公司实力明显增强。在百强企业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有18户,纳税82亿元,比上年下降4.4%,占百强纳税总额的14.5%。从户均纳税额看,股份公司户均纳税8.3亿元,比第二名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多3.7亿元,户均税收贡献遥遥领先,充分显示了股份制经济高效资源配置的优越性。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户均纳税额4.6亿元,国有企业紧随其后,户均纳税4.5亿元,有限责任公司户均3.7亿元,私营企业户均3.2亿元。 通过全省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我们欣喜地看到2008年辽宁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和国企改革的*7经济成果。200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各种不利因素还在不断显现,但机遇始终存在,曙光就在前面。我们要振奋精神,正视形势,审慎应对,充分利用我省各种经济优势,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中心目标,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2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