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家税务局2008年宏观税负简要分析来源:河南国税作者:日期:2009-06-11字号[ 大 中 小 ] 2008年是近几年来我省税收发展面临形势最复杂、困难最多的一年,全省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957.9亿元(含海关代征),总量首次突破900亿,同比增长16.1%,全省宏观税负达到5.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现将全省2008年宏观税负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省经济运行及宏观税负情况 据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8407.78亿元,现价增长22.2%,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9产业增加值2658.80亿元,现价增长12.4%;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7.92亿元,现价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5271.06亿元,现价增长19.5%.其中:*9、三产业增加值现价增幅同比分别下降3和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现价增幅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4.5:56.9:28.6,直接影响国税收入的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 全省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957.9亿元(含海关代征),全省宏观税负为5.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税收完成673.83亿元,二产税负为6.43%,对宏观税负贡献为3.66;第三产业税收完成280.9亿元,三产税负达到5.33%,对宏观税负贡献为1.53.宏观税负下降的0.3个百分点中,由第二产业影响-0.231个百分点,其中由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影响0.123个百分点,由于第二产业税负下降影响-0.354个百分点;由第三产业影响-0.084个百分点,其中由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影响-0.076个百分点,由于第二产业税负下降影响-0.008个百分点。 二、各省辖市宏观税负情况 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8个单位宏观税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济源(9.22%)、郑州(8.26%)、安阳(7.3%)、三门峡(6.44%)、平顶山(5.94%)、洛阳(5.84%)、许昌(5.69%)和濮阳(5.24%),周口(1.89%)和信阳(1.69%)税负低于2%,税负*6的济源与最低的信阳税负差距达到7.53个百分点。 2008年全省有4个单位宏观税负同比提高,分别是商丘(提高0.18个百分点)、平顶山(提高0.18个百分点)、开封(提高0.11个百分点)和周口(提高0.01个百分点),与2007年有14个单位宏观税负提高形成较大反差。全省有14个单位宏观税负同比下降,其中郑州(下降0.5个百分点)、洛阳(下降0.54个百分点)、安阳(下降0.57个百分点)、濮阳(下降0.62个百分点)、焦作(下降1个百分点)和济源(下降1.3个百分点)宏观税负同比下降在0.5个百分点以上。从各市对全省宏观税负变动的影响情况看,焦作(-0.061)、洛阳(-0.069)和郑州(-0.103)由于宏观税负下降较多且地区经济占全省比重较高,对今年全省宏观税负下降影响较大。 三、各省辖市县域与市区宏观税负情况 全省各县市共实现GDP12969.57亿元,现价增长23.9%,高于全省GDP增幅1.7个百分点,共完成税收收入361.79亿元,同比增长23.9%,高于全省税收增幅7.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宏观税负达到2.79%,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各市市区共实现GDP5438.21亿元,现价增长19.7%,共完成税收收入596.09亿元,同比增长11.4%,市区经济宏观税负达到1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有8个省辖市的县域宏观税负同比提高,其中三门峡(0.57个百分点)、商丘(0.31个百分点)、焦作(0.27个百分点)、开封(0.23个百分点)和平顶山(0.21个百分点)等市县域宏观税负提高较大。驻马店(-0.13个百分点)、鹤壁(-0.22个百分点)和洛阳(-0.51个百分点)等市县域宏观税负下降较多。 有3个省辖市的市区宏观税负同比提高,分别是周口(0.7个百分点)、驻马店(0.3个百分点)和鹤壁(0.1个百分点)。济源(-1.3个百分点)、安阳(-1.6个百分点)、三门峡(-2.4个百分点)、许昌(-5.4个百分点)和焦作(-6.6个百分点)等市市区经济宏观税负同比下降在1个百分点以上。 四、各县市宏观税负情况 全省108个县市中,税负水平差异较大,*6的栾川县宏观税负达到11.3%,最低的商城、潢川县仅为0.52%.县域宏观税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9个单位,其中栾川(11.3%)和舞钢(10.14%)宏观税负高于10%,有31个单位宏观税负低于1%.有47个单位宏观税负同比提高,其中渑池(2.65个百分点)、郏县(1.08个百分点)和永城(0.82个百分点)宏观税负提高较大。有61个单位宏观税负同比下降,其中沈邱(-0.72个百分点)、新安(-0.74个百分点)、遂平(-0.75个百分点)、宜阳(-0.81个百分点)、栾川(-0.9个百分点)和伊川(-1.03个百分点)宏观税负下降较大。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