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国家税务局2009年全省税收收入情况通报来源:青海省国家税务局作者:日期:2010-05-10字号[ 大 中 小 ]   2009年,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保改革、保收入、保协调、保发展”的税收工作主线,转变工作思路,以“信息管税”为抓手,一方面通过对内部征管现状进行认真剖析评价,找准征管薄弱环节,加强税源监管和税收政策效应分析,组织开展税收专项检查,落实“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广泛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狠下功夫,规范纳税服务规程,优化纳税服务、加大税法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内外并举,在逆境中谋求发展,确保了税收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国税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一、全省国税收入基本情况  2009年,全省国税系统共组织入库各项税收收入1018252万元,同比增长21.76%,增收18195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8%.超额完成了总局和省政府年初确定的国税收入计划目标。同时国税收入规模和增收额均创新高。继2006年国税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后,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收入过百亿的新突破。  从分税种收入完成情况来看:入库增值税收入703224万元,同比增长8.99%,增收5799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91%;消费税收入83998万元,同比增长5.15倍,增收7035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33%;企业所得税收入186794万元,同比增长37.35%,增收508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8.37%;车辆购置税收入41317万元,同比增长20.77%,增收710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7.56%;个人利息所得税收入2919万元,同比下降59.49%,减收428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5.95%.此外,共办理出口退税14713万元(其中免抵调库1606万元),同比增长6.16%;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收入34866万元,各地代征地税部门税收收入1480万元。  从分级次收入完成情况来看:入库中央级收入786980万元,同比增长23.54%,增收149963万元;地方级收入231272万元,同比增长16.06%,增收31996万元。  从分经济类型税收收入情况来看:股份制经济入库税收收入711236万元,同比增长20.68%,增收121873万元;私营经济入库税收收入33731万元,同比增长22.46%,增收6186万元;涉外经济入库税收收入102079万元,同比增长53.59%,增收35616万元;集体经济入库税收收入3417万元,同比增长1.88%,增收63万元;国有经济入库税收收入91569万元,同比下降3.33%,减收3152万元。  从分行业税收收入完成情况来看:石油行业入库税收收入232169万元,同比增长30.26%,增收53935万元,占国税收入的22.8%;电力行业入库税收收入111909万元,同比增长1.07%,增收1183万元,占国税收入的10.99%;煤炭行业入库税收收入87918万元,同比增长90.34%,增收41727万元,占国税收入的8.63%;商业入库税收收入112340万元,同比增长9.13%,增收9398万元,占国税收入的11.03%;化工行业入库税收收入97990万元,同比下降3.13%,减收3162万元,占国税收入的9.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入库税收收入59238万元,同比下降36.24%,减收33665万元,占国税收入的5.82%.六个重点行业共入库税收收入701564万元,同比增长10.98%,增收69416万元,占全省国税收入增收额的38.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7个百分点。  从重点税源收入完成情况来看:全省纳入监控的148户重点税源企业共入库税收收入770474万元,同比增长13.61%,增收92308万元,占全省税收增收额的50.7%.一般税源完成税收收入247778万元,同比增长56.7%,增收89651万元,占全省税收增收额的49.3%.  二、2009年国税收入的主要特点  (一)国税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但增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2009年,国税各主体税种实现了全面增收,受成品油税费改革、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非居民企业税收等因素影响,消费税及企业所得税实现了较快增长,对国税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增值税转型政策和重点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等因素的作用下,增值税增长放缓,对国税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1.8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2个百分点。国税收入的增收结构与往年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  (二)税收政策调整效应,成为影响各税种收入增减变化的重要原因。税收政策作为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揽子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调整力度较大,对相关税种收入产生了直接影响,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受影响程度*5。在增值税政策调整中,增值税转型和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共计减收约82500万元,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上调及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调整增收约33800万元。在消费税政策调整中,成品油税费改革、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使消费税增收了58000万元。  (三)重点产品价格和销量同比有增有降,对拉动税收收入增收的效应不显著。2009年,全省重点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乐观,从重点企业产品产销情况来看,1至11月,原油销量同比增长了6.37%,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45.19%;汽油销量同比下降了27.02%,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了4.45%;柴油销量同比下降了21.77%,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6.03%;钾肥销量同比下降了36.33%,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了3.5%;铝销量同比下降了6%,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25%;原煤销量增长了2.66%,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了8%.  三、2009年全省国税收入增减原因分析  (一)经济逐步回升向好,为国税收入平稳增长提供了税源保障。200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把握国家实施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调控政策和支持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企业发展,确保了全省经济的企稳回升和持续良好发展。1至11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1.67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工业投资为332.44亿元,增长21.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73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0.12亿元,同比增长10%,且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大关,为国税收入的增长营造了良好的税源环境。  (二)各税种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政策调整增收、一次性增收、非即期收入等特殊因素对收入增长拉动显著  1、在重点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及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增值税收入振荡变化(全年有5个月月度收入出现下降),全年收入保持了9%的增速。综合来看,税收政策调整使增值税减收了48700万元。石油、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盐化工、煤炭、商业等六个重点行业呈现“三升三降”格局,煤炭成为最主要的增收行业。  (1)煤炭行业入库增值税75264万元,同比增长75.93%,增收32483万元。从生产经营情况来看,1至11月份,全省原煤产量增长2.45%,销量增长2.66%,原煤均价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左右,企业产销情况稳定,但受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上调及缓缴到期税款入库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增值税实现了较快增长。  (2)电力行业入库增值税102842万元,同比增长4.36%,增收4292万元。电力行业中发电环节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1至11月,全省发电量为32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3%,发电环节结算电价下降了8%,增值税增幅为14%.供电环节受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影响(2009年实际抵扣20378万元),收入有所下降,降幅为8.8%.总体来看电力行业收入保持了小幅增长。  (3)商业入库增值税87947万元,同比增长2.55%,增收2186万元。2009年以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较快增长,截止11月底,增幅达到了18.8%,但由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下调及矿产品批发企业的普遍不景气,商业增值税收入增幅低于相应经济指标。  (4)石油行业入库增值税117125万元,同比下降3.88%,减收4725万元。2009年1至11月,重点税源企业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主要产品中仅原油产、销量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产量增长1.12%,销量增长6.37%),其他产品产、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产品全年平均销售单价也基本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原油均价同比下降45.19%、柴油均价同比下降6.03%、液化气均价同比下降47.53%、甲醇均价同比下降44.87%,聚丙烯均价同比下降24.32%,受上述因素影响,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30.4%,应缴税款同比下降了38.86%,但由于企业及时缴纳了2008年办理的缓缴到期税款,石油增值税入库数降幅有所减小。  (5)化工行业入库增值税89696万元,同比下降7.72%,减收7508万元。化工行业收入呈现先增后降态势,上半年由于钾肥产品产、销两旺,化工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增速达45.44%),成为增值税收入中的主要增收品目。但下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后,由于下游复合肥产业调整复合肥成份比例,对钾肥需求量下降,同时新疆罗布泊钾肥项目投产以及进口钾肥大量积压,使我省钾肥占全国钾肥市场的份额呈现下降趋势,钾肥价格也随之下跌(上半年钾肥均价同比上涨了36.1%,8、9、10、11月份钾肥价格同比分别下降了22.77%、26.63%、30.16%、36.12%,综合测算全年钾肥销售均价仅比2008年增长3.5%),钾肥企业销售受到影响,8月份起入库税收同比出现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8月份钾肥增值税同比下降5%;9月份钾肥增值税同比下降7.89%;10月份钾肥增值税同比下降50.77%,11月份同比下降了81.92%,12月份同比下降了93.93%)。同时纯碱行业中重点税源企业青海碱业有限公司由于亏损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原材料储备不足,生产经营形势不乐观,全年减收11474万元,也对化工行业收入产生了不利影响。  (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入库增值税50674万元,同比下降32.11%,减收23968万元。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各类有色金属价格同比均出现了较大降幅,降幅基本在30%以上。进入四季度后,部分金属价格较上年同期开始小幅回升(价格出现小幅回升,主要是2008年四季度以后,各类金属价格大幅下降,跌至较低水平,对比基数偏低),但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铝锭的不含税单价约为13000元/吨,与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长了10%左右,但较2008年*6时价格水平仍然下降20%以上。从重点企业来看,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全年铝锭平均销售价格为11512元/吨,同比下降了25.1%,销量同比增长了8.4%,入库增值税收入18278万元,同比下降15.2%.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全年铝锭平均销售价格为11429元/吨,同比下降了25.4%,销量同比下降了20.3%,入库增值税收入13708万元,同比下降了40.1%.  2、政策调整对消费税增收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全省成品油消费税入库66831万元,同比增长6.18倍,增收57525万元,其中由于成品油税费改革、税率上调使税收增长了约51000万元;卷烟消费税入库6934万元,全额增收。成品油税费改革及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两项政策因素增加消费税收入58000万元,占消费税增收额的82.4% .  3、不可比因素推动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2009年,非居民企业预提所得税收入、优惠政策到期及非即期因素等不可比因素使企业所得税增收了76340万元:一是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后,外国投资持股企业不断出售所持原始股,取得股票转让收益,申报入库预提所得税,截止12月底,转让股票的非居民企业共入库预提企业所得税32862万元,全额增收。二是部分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由于全额减税期满,减按15%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使企业所得税较上年净增了29880万元。三是各级国税机关加强税收征管,清理以前年度欠税13600万元。  4、车购税政策调整促使车辆购置税收入较快增长。2009年初,中央出台了对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居民消费信心提振,汽车销售大幅增长,车购税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年底前,中央对这一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规定2010年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税率的上调使消费者购置车辆的消费预期提前,12月份单月全省征收入库车购税5080万元,同比增长1.3倍,其中居民个人缴纳3312万元,同比增长2.4倍。  (三)“信息管税”落实见成效,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2009年全省国税系统认真落实新时期“信息管税”工作要求,对内狠抓征管质量,对外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内外并举,积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为全面实现组织收入工作目标筑牢了基础。  1、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整合办税服务厅窗口功能,逐步推行“综合窗口”服务和自助办税服务。巩固和扩大“两个减负”成果。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方式,扩大多元化申报的覆盖面和推行范围,不断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扩大银行POS机刷卡缴税推行范围,提高了办税效率,节省了纳税人办税时间。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拓宽与纳税人沟通渠道,了解纳税人需求;广泛开展“送政策上门”等活动,“点对点”地提供送税法服务,提高税法宣传的针对性;推广全程服务、提醒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  2、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积极组织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活动,2009年全省各级稽查部门累计查补总额18145万元,同比增长9219万元,有力打击了税收违法行为,使全省税收法治整体状况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3、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了我省有关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实施意见;提高减免税跟踪问效工作质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强减免税和税前扣除的审批管理。2009年全省各级国税部门共批准减免各类企业所得税193462万元,批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21573万元,免征未达到起征点个体工商户增值税4000余万元,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40余万元,办理出口退(免)税14713万元。1至11月份,共减免增值税20742万元,全年共兑现税收优惠政策金额达25.5亿元以上,有效地涵养了税源。  (四)各地区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保收入”工作目标,确保了国税收入平稳增长  2009年,全省各地区以组织收入工作为中心,认真落实“保收入”工作目标,从税源监控入手,加强税收分析预测力度,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全面完成了年度税收计划(西宁地区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点行业产品价格下降,增值税收入受到较大影响,经调查核实后,对西宁市年初税收计划进行了相应调减),税收收入也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海西地区认真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和非居民企业税收政策;西宁东川工业园区认真执行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海东地区加强白酒行业和水泥行业税收征管;海北地区加强煤炭行业征管;果洛地区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力度,以上五个地区税收增幅均达到30%以上。西宁、海南、黄南受重点行业减收影响,收入仅实现了小幅增长(或与上年持平)。玉树地区税源稳定,收入平稳增长。从收入规模来看,2009年全省除玉树外,其余八个地区收入规模均超过亿元。  四、2010年国税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我省经济形势虽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但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从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重点工业产品价格回升较慢,产能过剩现象未得到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仍然处于低位运行态势,经济促进税收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2009年GDP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固定资产投资客观上存在税收滞后效应,使得国税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出现背离现象。税收来源于经济,全省经济形式的单一性,决定了税收增长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调整过程中,应把握时机,与时俱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应对经济,发展经济,保障国税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二)从2009年国税收入增减原因来看,推动国税收入增长的因素多为一次性、特殊性因素,这些因素抬高了国税收入基数,但其在2010年组织收入中继续拉动收入增长的动力不足,甚至还将造成较大的收入缺口,使“保收入”工作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固定资产转型减收效应将加速释放。2009年全省共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0.4亿元,其中已实际抵扣额为6.4亿元。2010年固定资产抵扣数额将进一步加大,一方面2009年新建企业留抵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4亿元,将在2010年投产后陆续抵扣;另一方面电力行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也将比2009年有大幅增长,预计电力行业全额抵扣后入库税款将较2009年大幅减收;其次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随着国家一系列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政策的出台,民营资本投资增长,也会使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有所增加,影响入库税收。  五、进一步做好2010年组织收入工作的要求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做好组织收入工作意义重大,“保收入”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但从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国税收入变化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为此,各地要从年初抓起,及早安排组织收入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税源监管工作。按照“盯紧增值税、抓住所得税,保存量,严政策”的要求,以重点税源企业为抓手,高度关注企业相关生产经营指标,加大对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分析预测力度,日常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及时发现税源变动趋势,掌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  (二)认真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各地在组织收入工作中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加强税源调研与测算工作,与地方财政部门积极沟通,避免脱离实际层层增加税收收入任务的做法。同时,各地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强减免税和缓税的审批管理,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不断提高税收收入质量。  (三)深化税收分析工作。各地要及时观察和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主要经济参数,继续深化经济税收对比分析。同时要深入开展税收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面、线、点有机联系,逐级递进的分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