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家税务局2011年上半年全省国税收入情况分析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2011年上半年全省国税收入情况分析来源:安徽省国家税务局作者:日期:2012-10-29字号[ 大 中 小 ] 上半年,全省国税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累计组织国税收入(不含海关代征,下同)632.4亿元,同比增长28.1%,增收138.7亿元。收入总量超过2008年全年国税收入,位居全国第19位,中部地区第5位,增收额超过1997年全年国税收入总额(118.6亿元);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15位,中部地区第4位。上半年,全省累计办理出口退税54.8亿元,同比增长54.1%,同比多办理退税19.2亿元。 一、国税收入主要特点 (一)企业所得税增速最快,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1-6月份,全省国内增值税收入完成352.1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收入完成109.6亿元,同比增长21.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3.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存在卷烟税率调整政策翘尾因素;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43.6亿元,同比增长42.5%,增幅为各税种*6,其中,汇算清缴税款大幅增加,累计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98.5%;车辆购置税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26.8%.从各税种占全省国税收入比重看,国内增值税收入比重为55.7%,比上年同期降低1.2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收入比重为17.3%,比上年同期降低0.9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收入比重为22.7%,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二)地区收入增长差异明显,县域税收增长继续快于全省。从区域看,皖江示范区收入418.1亿元,同比增长31.3%,快于全省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合芜蚌试验区收入259.1亿元,同比增长26.4%;皖北六市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长18.9%,低于全省9.2个百分点,低于皖江示范区12.4个百分点。分市看,铜陵、六安、巢湖、亳州、芜湖、黄山6市收入增幅超过40%,居全省前列;马鞍山、淮北、淮南3市收入增幅低于20%,其中,淮南市收入增长2.4%,增幅居全省最后一位。从县(市)看,全省61个县(市)完成收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52.6%,快于全省平均增速24.5个百分点。 (三)国税收入与全省经济增长基本协调,与全国及中部地区国税收入趋势相似。从税收经济关系看,全省国税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1-6月份,全省国税收入同比增长28.1%,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25.3%,与国税收入关联性较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现价增长速度分别为28.7%和26.9%;从月度收入增长情况看,国税收入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走势也基本一致。从我省与全国及中部国税收入增幅比较看,我省与全国及中部地区收入总体趋势基本相似;从各月增长情况看,自二季度开始,我省国税收入增幅逐渐低于中部六省和全国。 安徽、中部六省及全国国税收入增幅图(见附件) (四)工、商业增值税“一慢一快”,政策因素影响显著。1-6月份,全省商业增值税完成121.5亿元,同比增长55%,基本相当于全省增值税增幅的2倍,对国内增值税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0.5%;全省工业增值税完成230.9亿元,同比仅增长13.9%.从工、商业增值税比重看,工业增值税占国内增值税比重由2008年的84.2%减少到目前的65.6%,减少了18.6个百分点;商业增值税占国内增值税比重由2008年的15.8%提高到目前的34.4%,增加了18.6个百分点。可见,2009年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结构影响较大,一方面,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行业恢复征税带来商业增值税大幅增长,1-6月份,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行业增值税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68.6%;另一方面,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征收率下调等减税政策对工业增值税影响较大,1-6月份,仅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口设备增值税退税就达12.2亿元,直接影响工业增值税收入增幅6.3个百分点。 (五)商业、烟草制品业、煤炭收入规模较大,建材产品、银行业增幅超过100%.从行业规模看,商业国税收入规模突破150亿元,是规模*5的行业,比排名第二的烟草制品业多74.2亿元;烟草制品业、煤炭行业收入规模分别为75.8亿元和58.7亿元,分居第二、第三位,三行业共计完成收入285.3亿元,占全部国税收入的45.1%.从主要行业增长情况看,建材产品增长*6,达到145.8%,增收额为16.6亿元,主要增收因素是水泥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产量增加;银行业在上年利润大幅增长拉动下,收入同比增长115.7%,增收8.1亿元。 (六)国税收入企业集中度高,增值税税负小幅提升。1-6月份,全省入库税款前50位企业共计完成251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比重为39.7%,户均入库税款5亿元。分行业户数看,50家企业分布在17个行业,其中,煤炭行业户数最多,达到9户企业,共计入库税款41.9亿元;批发业、烟草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居第2到4位,分别有8户、6户和5户;饮料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并列第5位,有4户企业。分企业看,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安徽中烟芜湖卷烟厂、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4企业收入超10亿元,分别为27.4亿元、24.2亿元、18.2亿元和15亿元。全省增值税税负为2.6%,比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烟草制品业税负为9.9%,居各行业之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税负分别为7.2%、6.8%和5.7%,大部分行业税负低于3%. 二、主要税种增减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与税收相关性较大的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企业利润、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稳定增长,为税收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从主要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增长平稳,企业所得税增幅较大,税收增幅与经济增长基本协调。 1、国内增值税随工业生产发展和消费提升而稳定增长。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45.6亿元,可比价增长19.5%,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77.5亿元,增长26.9%.与之相适应,全省国内增值税完成3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增收71.1亿元,对国税收入的贡献率为51.3%. 国内增值税重点税源品目中,商业、建材、煤炭、电气器材、卷烟、成品油等行业增收较多,合计增收65.5亿元,占国内增值税收入增量的91.2%;电力、钢铁和电信设备3行业减收。具体情况如下:在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居民消费提升、物价高位运行以及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业收入继续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商业增值税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55%,增收43亿元,是增收最多的行业。建材产品增值税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03.1%,增收9.6亿元,税款属期1-5月份,全省水泥产量3291.6万吨,同比增长15.9%;平板玻璃产量1118.7亿元,同比增长96%;建材产品价格上涨27.6%,主要产品“量增价升”是税收增长主要原因。卷烟增值税收入 14.3亿元,同比增长18%,全省卷烟产量545.2亿支,同比增长3.9%,受卷烟结构调整、档次提升因素影响,卷烟销售收入136.8亿元,同比增长18.9%,促进了税收增长。税款属期1-5月份,全省煤炭量价齐升,原煤产量5692.7万吨,同比增长7%,煤炭销售收入449.6亿元,同比增长17.8%,全省煤炭增值税收入54.6亿元,同比增长15.1%,增收7.2亿元,增幅低于销售收入2.7个百分点。全省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量大幅增长,电力电缆、洗衣机、空调增幅超过30%,拉动电气器材行业完成增值税19亿元,同比增长22.9%,增收3.5亿元。 电力行业增值税收入17.2亿元,下降4.8%,减收0.87亿元。电煤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电力企业进项税款增加是增值税收入下降主要原因。电信设备业增值税收入-9.3亿元,同比减收11.7亿元,主要原因是该行业主要企业退税因素所致。根据《关于退还部分项目进口设备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通知》(财税[2010]100号)要求,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办理增值税退税12.2亿元,导致该行业入库税款为负数。钢坯钢材增值税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17.9%,减收3亿元,减收主要原因是重点税源企业马钢股份有限公司产销量下降和进项税额大幅增加。1-6月份,马钢公司产销量同比均下降1%;同时,受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因素影响,进项税额为41.8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加8.3亿元,实现增值税8.2亿元,同比下降37%,减收4.9亿元。 2、烟、酒产销形势良好拉动国内消费税增长。上半年,国内消费税收入109.6亿元,同比增长21.8%,增收19.6亿元。具体情况如下:卷烟产量同比增长3.9%,行业品牌资源整合效果显著,产品结构提升,一、二类烟所占比重加大,卷烟销售收入136.8亿元,同比增长18.9%,相应地,卷烟消费税完成66.6亿元,同比增长14.8%,增收8.6亿元;全省饮料酒消费税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53.6%,增收4.6亿元,白酒产量大幅增长、价格提高以及部分白酒生产企业入库以前年度税款等因素共同促进了消费税快速增长。上半年,江淮轿车分公司和商务车分公司销售形势良好,累计入库税款3.2亿元,同比增长33.7%,拉动汽车消费税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5%,增收1.6亿元;受总公司生产计划调控的影响,中石化安庆分公司汽油、石脑油销量同比大幅增加,全省成品油消费税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27.4%,增收4.6亿元。 3、商业、银行业、建材税收大幅增加拉动企业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企业所得税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42.5%,增幅为各税种*6。分行业看,商业、银行业和建材行业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房地产业增幅回落,证券业收入下降。全省商业企业所得税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54.9%,增收6.5亿元;银行业企业所得税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15.1%,增收8亿元;建材产品行业企业所得税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353.3%,增收7亿元。房地产行业受政策调控因素影响,增幅明显放缓,企业所得税收入28亿元,同比仅增长10.2%,比上年同期回落183.4个百分点;证券业受股市调整影响,收入同比下降26.1%,减收9813万元。 三、当前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上半年,全省国税收入状况总体较好,但税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趋势性问题需要引起进一步关注。 (一)月度国税收入增幅呈下行态势。今年以来,全省国税收入呈高开低走态势,1月份同比增长51.2%,为上半年收入增幅*6的月份;从2月份开始,收入增幅逐月走低,由34.6%回落到6月份的12.9%;分季度看,一季度全省国税收入增长36.3%,二季度收入增长21.1%,比1季度回落15.2个百分点。从主体税种国内增值税收入情况看,下行趋势更加明显,月度同比增幅由1月份的55%一路下滑到5月份的9.6%,其间只有4月份小幅反弹,6月份增长10.9%,比5月份略有回升;月度环比增幅分别为33%、-6.9%、-8.4%、-7.9%、4.7%和16.6%. (二)部分主要工业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从企业申报信息看,上半年,全省增值税企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555.3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设备制造、电力、化工行业销售收入下降明显。从企业进项税额增长情况看,全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意愿不强,上半年,全省企业购进金额同比仅增长1.5%. (三)重点行业后续增长压力较大。上半年,商业、煤炭两行业共计增收59.3亿元,对全省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42.7%,但两行业增幅呈明显下行态势。商业增幅目前处于2010年以来的缓慢回落趋势中,6月份当月商业收入增长34.3%,比上月回落16.5个百分点;煤炭行业2010年收入快速增长,累计增幅达到44.6%,今年以来增幅明显回落,上半年仅增长15.3%,而且从5月份开始,月度同比增幅已经连续2个月下降。同时,在当前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高位运行形势下,钢铁、电力等行业下降势头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扭转。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无论从国税收入的增长趋势、行业发展状况,还是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国税收入发展都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的大环境下,下半年全省国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当前组织收入工作,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征管、转变管理方式,促进国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要继续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切实加强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作用。二要进一步深化税收分析工作,密切关注经济税源变化情况,认真分析增减收因素和税源结构,把握经济增长趋缓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三要重点关注税收增减幅度较大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全面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企业涉税事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