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方税务局2011年税收收入分析来源:江西省地方税务局作者:日期:2012-11-19字号[ 大 中 小 ]   2011年地税收入简析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地税部门按照“三个突破、八个提高”的经济工作目标和全省财税工作座谈会“财政收入突破1600亿元,力争三年翻一番”的总体要求,围绕组织收入中心,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税收形势,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全年组织入库各项收入777.9亿元,在2010年过400亿元的基础上,连上三个百亿台阶,同比增收207.3亿元,增长36.3%,其中:地方税收604.5亿元(不含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同比增收169.5亿元,增长39.0%;契税和耕地占用税125.2亿元,同比增长17.9%;教育费附加等其他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63.7%.主要表现为“五个亮点”:  1、收入总量三年翻一番,实现进位赶超。税收收入729.7亿元(含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是2008年316.8亿元的2.3倍,实现三年翻一番。其中地方税收604.5亿元,是2008年272.1亿元的2.2倍,在全国地税列第21位,比2010年前进1位。  2、收入增幅创新高,排名位次前移。全省地方税收增长39.0%,增幅创历史新高,高出全国地税平均增幅(28.5%)10.5个百分点,列全国地税第5位,比2010年前移5位。  3、区域税收快速增长,发展势头强劲。11个设区市地方税收增幅均超过2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方税收347.4亿元,增长37.9%,继续发挥龙头[*{c}*]作用;81个县(市)地方税收290.9亿元,增长38.6%,发展迸发新活力。  4、主体税种收入快速增长,税收贡献突出。营业税272.8亿元,同比增长33.5%;企业所得税105.7亿元,同比增长46.3%;个人所得税80.6亿元,比上年增长60.4%,三个主体税种收入合计增收132.2亿元,占地方税收增收总额的77.9%.  5、重点行业税收快速增长,支柱作用彰显。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地方税收分别增长34.6%、31.4%、80.2%、34.1%和53.6%,五大行业地方税收合计完成470.3亿元,增收136.9亿元,占地方税收增收总额的77.9%.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 全省经济较快发展为地税收入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9.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4%、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7%、期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8%,带动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主要行业地方税收较快增长。  地税部门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努力挖潜增收,促进税收增长。一是加强项目税收管理。紧紧围绕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抓住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对重大项目实行“一条龙”全过程跟踪服务,建立服务重大项目领导干部“一对一”挂点服务制度,推广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重点工程税收征管协调,切实把投资增长转化为税收增长,建筑业营业税在2009年增长50%、2010年增长53.5%的基础上增长26.3%.二是加强信息管税。加强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全面推广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应用房地产评税技术核定交易环节计税价格试点工作,信息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应用税收管理员平台,强化纳税评估,优化网上办税平台,全年网上办税户10.5万户,网报税额316.6亿元,占全省地方税收的52.4%.三是加强各税种征管。抓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扎实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大力推广税费一体化管理和“一票通”,企业所得税增长46.3%,土地增值税增长45.1%,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增长17.9%,地方教育附加净增11.8亿元。加大稽查力度,全年共组织自查、开展检查共计3555户,查补入库收入7.29亿元。四是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执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企业所得税减半、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提高等政策措施,大力涵养培植税源,支持全民创业。全年依法减免地方税收37.6亿元。收入7.29亿元。四是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执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企业所得税减半、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提高等政策措施,大力涵养培植税源,支持全民创业。全年依法减免地方税收3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