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方税务局2012年2月税收收入分析 来源:江西省地方税务局作者:日期:2012-11-19字号[ 大 中 小 ]   本月收入简析  全省地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两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大力组织收入。2月份组织入库各项收入67.2亿元,同比增收15.0亿元,增长28.6%,其中:税收收入63.6亿元,同比增收14.5亿元,增长29.7%;教育费附加等其他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3.1%。  1-2月份,组织入库各项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收38.5亿元,增长29.8%,其中:税收收入157.5亿元,同比增收36.8亿元,增长30.5%;教育费附加等其他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20.0%。  本月地税收入的主要特点是:  1.地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在去年同期增长54.9%的基础上,2月份地税收入增长29.7%,延续了上年末及1月份的增长势头,为今年收入稳定增长开了好头。分设区市看,景德镇、赣州、宜春地税收入增幅超50%,而鹰潭受限售股个人所得税减收1.2亿元的影响,地税收入下降53.7%,抚州受契税减收7200万元的影响,地税收入下降14.1%。  2.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增收较多。耕地占用税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262.2%。契税完成6.9亿元,同比增长29.8%。两税合计增收6.3亿元,占全省地税收入增收额的43.3%,拉动增长12.8个百分点。  3.小税种收入增幅差异较大。资源税完成1.8亿元,增长49.6%;车船税完成0.9亿元,增长80.9%;而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回落,本月分别增长12%、增长19.5%、下降8.6%。  4.政策性减收继续显现。受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的影响,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和个体户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分别同比减收0.9亿和0.3亿元,下降19.5%和27.7%。此外,受小微企业优惠、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2万元的影响,个体经济营业税同比下降7.9%。  本月地税收入的主要增减收因素:  1.经济较快发展。2011年全省GDP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达到11583.8亿元,增长12.5%,从2003年起连续9年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水平,为今年地税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508亿元,增长17.3%,与贷款利率提高相叠加,促进本月金融业营业税增长26.8%;全省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效益提升。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292.21%,创历史*4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44.5%。体现在税收上,本月制造业企业所得税完成1.8亿元,增长115.5%。工业园区税收完成7.5亿元,增长41.8%;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1020亿元,6年年均增长31%。多年来的高强度投入带来税收的高产出。本月建筑业地方税收增长62.9%。  2.税收政策调整。稀土资源税税额标准提高、执行新的车船税额标准,促进了资源税和车船税的快速增长;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个体户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2万元、核定征收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盈利点提高等政策减收影响继续显现,相关税收持续下降。  3.一次性收入。减收方面,限售股转让个人所得税减收1.5亿元;增收方面,五矿稀土(赣州)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3.5亿元,江西锦溪水泥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2200万元。  4.加强税收征管。赣州市局加强个人所得税源泉控管,重点抓好财产转让、股息、红利等非劳动所得个人所得税征管,本月个人所得税增长431.2%。上饶市局加强项目税收管理,加强重点工程税收征管协调,征收沪昆高铁建设营业税2029万元,京福高铁建设营业税2478万元,本月建筑业营业税增长169.2%。宜春市局做好车船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税收政策宣传、代扣代缴协调及税额标准征收到位等工作,车船税增长434.9%。各地进一步强化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税收管理,加大对工业园区、乡镇和重点工程耕地占用税清理力度,景德镇、九江、宜春、上饶和抚州“两税”增收额均超过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