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成为新的避税天堂来源:商务部作者: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都市快报讯去年年底,在浙江省一次较大规模的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两家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民营企业以外资企业的身份出现,引得无数眼光。  实质上,这一类的企业都是从极为纯粹的内地企业转变成离岸公司,摇身一变就披上了“外资企业”的时髦外衣,名正言顺地享受起了外资企业的种种待遇。  3月29日,世界上有名的“避税天堂”开曼和英属维尔京群岛(BVI)的竞争对手———毛里求斯共和国的官员专程到上海,举办了一次有关企业税收规划的推广活动,吸引了不少浙江民营企业前往赴会。  毛里求斯工业、金融服务及公司事务部部长苏锡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接触到大约150家企业,浙江的民营企业尤其踊跃,在毛里求斯注册企业几乎是不设门槛的。”  毛里求斯和中国避免双重征税  去年年末,开曼群岛迫于国际社会压力,承诺有条件地执行欧盟的税收指令,此举使开曼“避税天堂”的地位开始下降,因为原本许多企业在开曼注册看中的就是其尚未同国际接轨的、相对比较宽松的会计审查环境。  欧盟的新法施行后,*5的受益者是那些欧盟以外的避税区,如毛里求斯、巴哈马、百慕大。虽然世界上有许多“避税天堂”,但毛里求斯等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从未被列上“避税黑名单”的地区,又与包括中国、南非和英国在内的29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双边协议。  离岸公司在注册地几乎没有任何有形资产,来去自由,多数只是一些贸易型公司,实业型的对外投资公司很少。  斯妍贝贝香港贸易公司有关人士说,“为了应对欧盟的招数,企业要做的只是在旧的避税区注销,然后到别的注册地申请注册新公司而已,就像候鸟一样。”  与此同时,毛里求斯寻机频频进行海外公关活动。除上海以外,毛里求斯还将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推广活动,吸引海外企业赴毛里求斯注册。去毛里求斯建立企业,只要在那里进行最简单的注册并缴纳200美元左右注册费,而当地政府对企业的资本所得税、收益税、遗产税等都实行免征。  “避税天堂”的奥妙  浙江中汇税务事务所袁先生说,他碰到过一家浙江的民营企业,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中介贸易公司,制造公司则建在国内。销售产品时,制造公司把产品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卖给开曼的中介贸易公司,再由贸易公司把产品以正常售价卖给海外的各个销售公司。由于国内的制造公司和开曼的贸易公司间买卖差价很小,销售利润接近于零,制造公司所得税大大降低。同时,大量的利润留在了开曼的中介贸易公司,而在开曼,这笔可观的利润是免征所得税的。  惠灵香港有限公司是浙江某国有外贸公司的外派机构。负责人吕峰说,开设在香港的惠灵公司,其实就是一种离岸公司。在香港自由贸易区,只需要缴纳16%的企业所得税,而内地需要33%。  “规避所得税是最直接的利益,注册离岸公司还可以避免双重征税”。吕解释,一个企业向美国出口产品,需要申请配额等一系列手续,这中间需要多花费一到两倍的成本。企业借道海外离岸公司出口货物,可以绕开关税壁垒,获得免税待遇。对于有些需要许可证才能做的贸易,这样也能避开配额限制。  有不愿具名的律师说,注册“离岸公司”手续很简单,聘请本国的律师和当地律师沟通,然后设立一个新的公司,或者干脆购买当地壳公司,当地有很多专门用于出售的公司。另外,注册金也很低廉,甚至可以1美元注册,反而是律师费占了大头,委托香港律师办理仅需约1万港元,以后每年需要1500美元。  有专家指出,从长远来看,离岸公司隐藏了不少法律风险,包括欧盟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制定专门法规,抵制离岸公司避税。比如,欧盟的法规指出,不管海外公司的所得是否进入母公司账目,都应视作母公司的所得,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法规一旦在全世界广泛实施,避税地的优势将被消除。中国目前并未出台相应法规。  背景资料  “避税天堂”遭受欧盟打击  去年12月1日,英国向英属开曼群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放弃反对执行欧盟储蓄规定指令的立场,以配合今年1月1日生效的新的储蓄税收法。欧盟新法明确要求开曼群岛实现银行信息交换,配合欧盟打击逃税,由此揭开了欧盟打击海外避税的序幕。  在曾经被称为“全球避税天堂”的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上,数万家来自全球各地的公司,都接到关于税收政策调整的消息。  欧盟新的税收储蓄法案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卢森堡、奥地利和比利时,还包括英属维尔京群岛、英属开曼群岛。  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区之所以能够发展成避税地”,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这些有殖民历史的国家和地区长期受别国统治和控制,没有税收自主权,从而形成了有利于资本输入国的税收制度和法规。脱离宗主国后,其制度和法规没有改变,从而成为了国际避税地。  地处加勒比海、面积不足300平方公里的开曼群岛不征收任何所得税和财产税,而且实行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又没有外汇管制,因此被称为避税天堂。该群岛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尤其是银行、保险公司前来注册,常住居民仅有3万左右的开曼群岛,注册公司竟多达4万家。开曼的银行业规模全球排名第五,这里也是全球对冲基金的重要中心。  英国政府向开曼施压,要求其协助欧盟征收跨境利息税。开曼群岛则担心,一旦执行这项指令,金融服务行业的大部分业务可能迁往别处,造成当地收入和就业机会锐减。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一个西印度洋小岛,有来自全球各地的35万家公司在此安家。在当地多如牛毛的企业当中,大约有1万多家与中国有关。至今在当地注册的公司仍在以每月200家的速度递增,平均算来每户当地居民能摊上20家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小的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稀缺,人口数量较少,经济基础薄弱,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当地政府另辟蹊径想出了一个吸引投资、增强地区竞争力的策略,即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增强配套的金融服务,把本地建设成为一个避税天堂。  从避税地地域分布看,大部分避税地靠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便于为纳税人的避税活动提供服务,如南北美洲的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区、欧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