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税收:美国纳税意识深入人心来源:商务部作者: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克莉斯最近很烦恼,一大堆的购票单据让她有些无所适从,但她还必须硬着头皮进行整理,并寻找不知丢在何处的相关证明,因为4月15日的美国报税截止日就要到了。  美国有句谚语,“一生中免不了的就是死亡和交税”,因此4月15日对美国人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任何一个节日。每到三四月份,再忙的美国人也必须腾出时间为报税奔忙,许多人索性称4月15日为“烦恼日”。  克莉斯在头疼了好几天后,还是决定委托职业会计师给自己报税。对像她这样不善理财的美国人来说,请会计师看似花钱,实则省钱。因为他们会以专业眼光详细审核客户过去一年的花费开支,为他们拟定合理避税的方式。  比如,正是在会计师的建议下,克莉斯决定购买养老金。在美国,政府鼓励民众存钱养老,中低收入者养老金投资免税,但每年额度*6不超过4000美元。另外,克莉斯还可申报今年的旅行费用、购买电脑费用,甚至长途电话费用,这些都可以帮助减免税收。简单算下来,她付出了50美元的委托费,但会计师的专业建议,则让她可以多退税1000美元。  美国的中低收入者主要是先报税,然后收到退税支票,但对高收入者来说,报税后很可能接下来就须向美国财政部寄出一张高额支票。美国的纳税制度决定了,越是低收入者拿到的退税越多,而高收入者则肯定会缴纳更多税款,这也正是美国富豪热衷于慈善的一个原因,因为慈善开支可以帮助避税。  美国人有不报税和不纳税的吗?许多美国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感到很惊奇。“作为公民怎么可以不纳税呢?”克莉斯说,她对报税很烦恼,但从没想过不报税和不如实报税。  纳税意识在美国比较深入人心。美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纳税天经地义,报税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纳税、不报税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美国的商场里,最后支付的商品价格总要比标价略高,高出部分即代表需付出的税款。美国人拿到的实际工资,也总是比账面上低了一大块,差额也是已缴扣的税款。即使是其他工资外收入,比如房租收入、业余打工等,也必须按章纳税。完善的市场机制使政府很容易掌握每个人的实际收入,而纳税意识也使美国人对政府运作会给予更多关注和监督。  诚实报税和纳税,对美国中低收入者来说不仅意味着可得到更多退税,也有利于其申请其他福利并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对高收入者来说,他们是税收的重点监控对象,不报税、偷漏税不仅会损害自己的信用,而且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有牢狱之灾。  但是,尽管美国人的纳税率达到了86%,在西方国家中属于很高的水平,但美国国税局日前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一些美国人在纳税上仍然在试图蒙混过关。仅在2001年,美国人偷漏税款额就高达2900亿美元,如果这一款项被悉数追回,美国将能轻松弥补目前的财政赤字。因此,反偷税漏税也一直是美国税务部门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