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年减税拉动消费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未知日期:2008-02-29字号[ 大 中 小 ] 进入新年,加拿大购买大件商品的消费者明显感到税低了,这是因为从1月1日起,加拿大政府将该国的商品与劳务税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从而使每个加拿大人都能从中受益,所购商品价格越高,受惠越大。商品与劳务税率下调至5%根据加拿大政府此前通过的税改方案,从2008年1月1日起,加拿大联邦商品与劳务税税率从6%降至5%.商品与劳务税是加联邦政府征收的一种销售税,1990年由保守党政府提出,1991年推行,当时税率为7%.该税对最终消费征收,覆盖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所有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是增值税的一种形式。加拿大税法规定,公司或个人年出售应税商品与劳务超过3万加元,必须在税务部门登记,缴纳商品与劳务税,企业购买应税商品与劳务的进项税额可申请抵扣或退税。同时对某些商品与劳务实行零税率,如基本食品、处方药品、医疗器材、出口商品等。对医疗服务、托儿所服务、教育服务、市政运输等则免征此税。商品与劳务税开征后,遭到加拿大历届总理的反对,游说组织也不断抗议。据调查,加拿大民众80%都反对此税。2005年大选中,保守党[*{b}*]哈珀承诺,一旦上台将立即下调商品与劳务税税率1个百分点,5年内再降1个百分点。2006年哈珀执政后,当年7月1日便将商品与劳务税税率从7%减至6%.2007年10月哈珀政府又宣布,从2008年1月1日起,商品与劳务税税率再降1个百分点,降至5%,减税承诺提前3年兑现。消费者一年减轻税负60亿加元哈珀表示,此次税率下调,将使加拿大消费者2008年减轻税负60亿加元。而据加纳税人联盟估算,这将使加拿大家庭1年平均减轻税负150加元~200加元,1年的节税总额为50亿加元。这次减税对大多数普通家庭影响很大。加拿大注册会计师鲍勃说:“我估计一般家庭的年商品劳务消费,除了零税率的基本食物之外,至少还有4万加元的大件应税商品,而人们通常不愿将钱花在税上,商品与劳务税再度下调将使他们直接受益。”他说,在加拿大,一般人通常购买3万加元左右的汽车,商品与劳务税税率下调后,购买此价格汽车的消费者可节税约300加元;若购买售价25万加元的新房,可节税1600加元。对此,1月1日刚买了辆新汽车的达琳向媒体表示,商品与劳务税下调,意味着落在消费者腰包的钱更多了。她说:“我2007年就想买辆新汽车,但因汽车是高价商品,税率下调1个百分点,节税数额也相当可观,因此我还是等到新政策生效后才出手购车。”加独立商业联盟负责人指出,下调商品与劳务税税率,不论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都将从中受益,对全民来说这是一项利好政策。目的是刺激国内消费加拿大财长表示:“削减商品与劳务税税率,目的是刺激国内消费,确保加拿大经济持续增长和繁荣。”截至2007年,加拿大经济连续16年实现增长,2007年失业率降至33年来最低,国民工资收入增长率是通胀率的两倍,联邦财政继续盈余,负债不断降低。但加拿大经济学家普遍预测,2008年加经济可能跌至2001年以来的最低。据分析,这是因为邻国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美国楼市一蹶不振,经济受到重创。受其影响,2008年加拿大经济增长率可能下滑。美国市场需求减退,而且2007年来加元迅猛升值,林木业、汽车业出口形势恶化,国内消费者信心受挫,这些都使得加经济增长面临下滑危机。为确保经济繁荣,加拿大政府决定通过减税刺激国内消费。由于降低商品与劳务税税率的政策2007年10月已宣布,因此不少加拿大人将大件购物计划延至2008年新政策生效。加拿大独立商业联盟主席凯瑟林表示,在圣诞节购物旺季后很多领域都出现销售疲软,特别是当经济界和消费者都认为加经济增长可能放缓时,政府在新年开始就减税,时机再好不过,这将增强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促进国内消费,对加经济起到必要的推动作用。加拿大零售商希望,通过下调商品与劳务税,把那些到美国跨境购物的国内消费者留在国内。据该组织估计,加民众每天的商品和劳务购买量高达120亿加元,尽管税率只降1个百分点,消费者总体受益仍很可观,可对加经济带来50亿加元的消费推动,预计2008年*9季度加拿大的商业销售会好于上年。但减税政策并未赢得普遍赞扬。一些消费者表示,减税带来的利益较小,并不在乎。渥太华一位房地产经纪人莱昂预言,即使减税能将新建住宅售价拉低数千加元,也难产生实质影响,许多地产商已将新建房屋售价增加数千加元,抵销了购房者从税率下调中获得的利好。纳税人联盟则表示,在降低此税的同时,2008年多数雇员向养老金账户缴的钱却增加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减税的利好。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