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要收手机短信税来源:中国税务经理人作者:未知日期:2008-03-20字号[ 大 中 小 ]   据菲律宾《世界日报》3月5日报道,2007年菲律宾手机用户平均每天发送短信的数量多达10亿条,是世界上发送短信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菲律宾,就连中央银行行长向民众介绍国家货币政策时,也会选择手机短信的方式,亲朋好友间平日更是习惯通过短信互致问候。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菲律宾的手机用户为5000多万人,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  每天短信超过欧盟  短信在菲律宾百姓中大受欢迎,也引来了政府的“特别关注”。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长法维拉在今年年初时曾建议,对菲律宾国内手机短信征税,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避免民众对手机短信过于痴迷。法维拉说,对手机短信征税可以让更多菲律宾人将注意力转移到更加有意义的活动中。但是否征税的决定权在财政部,他相信菲财政部长特韦斯会支持他的想法。  据了解,菲律宾手机用户每发送一条短信,费用仅为1个比索(合1.8美分),因此发短信是菲国内消费者最便宜的通信方式,甚至比打固定电话还便宜。由于价钱便宜、方便实用,短信迅速在菲律宾大行其道。短短几年间,手机短信已成为最普及、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以至于社会活动家们也利用手机短信组织活动。  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的下台,就是组织者利用手机短信组织了几百万人举行反腐败游行,最终将埃斯特拉达赶下台。据统计,菲律宾手机用户每天发送1.2亿~1.5亿条短信,这一数字远远超过所有欧盟国家用户每天所发送的短信数量的总和。菲律宾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短信之都”。  短信税受到非议  众所周知,财政赤字一直是令菲律宾政府头痛的难题,对短信征税曾是阿罗约政府制定的旨在帮助缩小赤字的8项税收措施之一。2006年,阿罗约政府曾经研究过对手机短信服务征税的可行性。然而这一建议却遭到菲媒体、反对派组织甚至部分宗教[*{b}*]的广泛批评。最终,在社会各界舆论的压力下,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取消对手机短信的征税计划。  参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雷克多建议,政府不应当忙于开征“短信税”,而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堵住”全国的税收流失漏洞上。据估计,由于逃税现象严重,菲律宾每年的税款流失达2850亿比索,大于2004年全年的预算赤字额。他还指出,在没有提出有效加强征管的措施之前,“短信税”之类的提案不可能获得参议院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