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债台高筑 大幅增税提上日程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李华胜日期:2010-02-02字号[ 大 中 小 ]   几个月来,全球性的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先是东欧,后是迪拜,现在又是希腊。随着更多“病发”个案浮出水面,那些同样潜藏巨大风险的“高危人群”随时都有可能发作,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剧烈震荡,也给今后一段时间全球经济的走向蒙上阴影。  希腊债台高筑 月遭三次降级  希腊是目前欧元区内财政状况最不稳定的国家,且财政状况在不断恶化。为弥补财政亏空,希腊政府不得不大举借债,债务持续攀升,目前已高达3000亿欧元(约合4400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希腊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99%,2009年则上升至113%.希腊政府形容,这是希腊现代史上最严重的一场债务危机。债台高筑的同时,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居高不下,2009年更是高达12.7%,大大高于欧盟6.4%的平均水平,成为欧盟的“佼佼者”。  欧盟预测,2010和2011年,希腊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24.9%和12.2%,高于希腊自身预测的121%和9.1%。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成员国公共债务不应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希腊上述两项数据都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警戒线。对此,欧盟早已表示不满,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直言不讳地要求希腊拿出“严谨的矫正财政方案”,拯救债务危机。  由于希腊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和标准普尔于2009年12月8日和16日分别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降低一个级距,由“A-”降为“BBB+”,令希腊在一周内连续两次遭受信贷评级下调的打击。这是希腊主权信用级别在过去10年中首次跌落到A级以下,也是欧元区*9个主权信用等级低于A-的国家,使其成为主权信用评级最低的欧元区国家。惠誉称,对希腊主权信用降级反映了其“对希腊中期公共财政状况的担忧”。标普则警告说,如果希腊政府无法在短期内改善财政状况,其将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12月22日希腊再遭“降级”,穆迪评级公司又将希腊主权债券评级由A1降至A2,也将希腊的评级前景定为“负面”。希腊一个月内三遭“降级”,国际主权信用危机也再次因希腊降级事件而升级。  彻底改革现行税制,期望2010年增加税收45亿欧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腊的财政危机是多年累积形成的。近年来,希腊税收严重缩水,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持续下降,现为欧盟成员国中最低。财长帕帕康斯坦丁努透露,2001年,希腊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1.8%,2004年降至19.6%,2009年则降为19%,大大低于欧洲整体平均水平。目前,欧元区税收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25%,欧盟占26%.  在希腊,逃税、漏税现象极为严重。据希腊财长透露,目前希腊税收的很大比例是由占很小比例的纳税人贡献的,而且主要是年均收入1.44万欧元的中等收入雇员。85%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中申报的收入不足3万欧元,只有3000人申报的收入超过20万元欧元,500多万人申报的年收入低于1.2万欧元。希腊的增值税漏税比例在欧盟也属*6。他还强调说,目前希腊政策性税收减收数额也很大,仅对船舶公司免税一项,政府就减收了大约120亿欧元的税款。在2005年至2009年间,因受惠于税率降低,300家大企业和银行利润增长了365%。此外,由于一些雇主不为雇员缴纳劳动保险,每年收入也流失20亿欧元。据报道,希腊税务系统腐败现象极为严重,特别是许多纳税人视税务稽查人员为全能型保护伞,大肆贿赂,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全地逃脱税款和巨额罚款。  帕帕康斯坦丁努将希腊现行税制存在的顽疾归结为大规模逃税和避税,缺少有效的税务稽查机制,缺乏对纳税人遵从税法和披露实际应纳税所得额的鼓励机制,无限量免税和特别税率等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税收制度本身的扭曲。  迫于欧盟的持续施压,以及日益恶化的希腊财政状况,希腊新政府在2010年财政预算中大刀阔斧地对现行税收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期望在2010年将公共赤字削减至个位数水平,税收增长9%,增加45亿欧元。帕帕康斯坦丁努强调说,希腊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足以表明,税收还可以增加,税基还可以扩大。因此,此番税改的重点就是要扩大税基,遏制猖獗的逃税,严厉打击税务部门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漏税现象。  改革后的税制囊括所有税种,涵盖所有纳税人,改革提案也已在互联网上征求民众意见。内容主要包括:  在个人收入方面。对所有收入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制;将货物和劳务收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对特定项目支出减税;对股息和个人收入实行同样税率;取消特权阶层(如议员、法官等)税收豁免权;取消特定类别的减税和免税。征求意见项目还有,对短期股市交易的剩余价值征税;对自雇人员设立假定的最低收入,启用计算自雇人员收入的新系统;对高级银行职员奖金收入征收90%的资金税。  在财产方面。开征资本利得税;恢复征收设有较高免税限额的遗产税和赠与税;对大型财产实行累进税率,取代现行的统一税率;对海外公司拥有的财产征税;对教会和慈善机构的经营性财产征税。  在企业和法人实体方面。对保留和分配的利润实行不同税率;对教会和慈善机构收取的租金征收特别税;对股息和股市收益实行不同的税收方法;对企业与境外公司的交易征税。此外,新税制还将增加燃油税。  除对税制进行改革外,希腊政府还将采取措施,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其中包括:要求企业建立与税务部门联网的专门银行账户,税务部门可以从中获取超过一定限额的商业交易信息;启用可以更加详细记载现有资产信息的税务报表;要求商界人士和自由职业者在互联网上公布他们的收入和税收;降低税务征收成本;扩大公众与税务部门间的电子信息交换范围;对燃油市场进行电子监测;强化税务稽查机制,引入交叉稽查制度,解雇渎职税务人员,税务稽查人员将在财政警察的监控下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以确保企业和个人足额纳税。  税制改革公众对话于2010年1月启动,改革草案定稿将于3月初提交国会审议通过,有望于2011年收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派代表团于1月访问雅典,就税制改革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提供帮助,以协助起草新的税制改革。  自己的债务危机只能靠自己解决  希腊主权信用“降级”使人们对欧元区国家财政健康和经济复苏可持续性增添忧虑。希腊的“降级”已不是信用评级机构*9次“唱衰”欧盟的公共财政状况,在本质上存在着与希腊类似危险的欧元区国家同样存在。其中,“PIGS”(即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危险系数较大,也是最令投资者担心、被认为爆发危机可能性*5的国家。  欧盟委员会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欧盟27个国家中,有20个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规定的3%上限,平均达到6.4%。而多个欧元区国家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早已超过60%,一些国家更是高得“离谱”。其中,被认为是欧元区财政纪律基石的德国该比例可能达到78%,而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在2009年第三季度该比例就已跳升至纪录高点75.8%.预计到2015年,欧洲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将超过100%。伴随债务累积,欧盟国家的信用风险也随之上升。2009年,除希腊外,信用评级机构还调低了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的主权信用评级。  欧盟各国普遍认为,希腊的危机就是欧盟的危机,如果欧盟坐视其成员国破产,必将会引发连锁反应。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盟对希腊“负有共同责任”。她说:“一个成员国发生的事情将会影响到其他成员国,尤其是在大家拥有统一货币的时候。”瑞典欧盟事务大臣马尔斯特伦强调:“我们是一家,应该彼此相互支持。”然而,欧元区虽拥有单一的货币,但16个成员国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同床异梦”,加之欧盟相关条约中的“不援助”原则,欧元区其他成员国难施援手。欧盟内部有人建议希腊效仿比利时当年应对债务危机的成功做法———削减支出、增加税收。然而,因为两国的条件不尽相同,同样的过程不大可能发生在希腊。与比利时多元化经济相比,希腊经济则过多地依赖于农业、旅游业和航运。还有,比利时当时是热切希望加入欧元区,政府必须满足财政预算的进入准则,这就迫使当时许多政治家就艰难的预算问题达成了一致。而希腊现已在欧元区,而一旦入区,成员国就可以轻易地藐视预算准则,这样最多也就是受到欧盟委员会的警告,甚至不会领到任何罚单,根本不存在外部压力。再有,自上世纪90年代起,希腊就始终饱受猖獗逃税的困扰,而比利时却未曾遭遇。前任欧盟轮值主席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也表示,希腊问题“基本上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应该由希腊国内决策解决”。欧洲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于尔根。施塔克1月6日敦促希腊依靠本国力量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并警告希腊不要期待欧盟会就此出手相助。施塔克说:“希腊的问题要由希腊人自己解决,这点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自己也承认。”  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不认为希腊会破产,称“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不会拖欠债务”。他说,除进行税改外,希腊政府还将采取其他一系列的痛苦紧缩措施。  希腊财政部长乔治。帕帕康斯坦丁努表示:“希腊政府不会请求也不期待欧洲央行的任何帮助。希腊已经公布了2010年将财政赤字降低4个百分点的财政预算,并将在2012年把赤字规模降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