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下调出口税 棕榈油弱势难改来源:证券时报作者:日期:2012-11-05字号[ 大 中 小 ]   印尼将从11月起调降毛棕榈油出口税率至9%,低于10月的13.5%;同时将11月精炼棕榈油出口税率从10月的6%降低至3%.这将可能冲击马来西亚的出口量,从而对马棕榈油造成打压。从近年来印尼关税调整和马棕榈油的出口量对比来看,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印尼关税下调时,马棕榈油的出口量也处于低位。预计该因素仍将在后市对棕榈油产生一定的压制,毕竟马棕榈油的出口关税调整还要等到2013年1月。  目前南美天气利于大豆的播种,巴西的大豆播种已经完成28%,虽然低于去年同期的41%,但是高于24%的5年均值;阿根廷农业部预测2012/2013年度大豆产量将达到5500万吨-6000万吨,将刷新2009/2010年度5270万吨的历史纪录。市场对南美大豆增产的预期增强,油脂油料供给将进入宽松格局,市场投资者更多倾向于做空远期油脂期货。  国内外库存高企,将长期施压棕榈油期价。根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对10月份产量和库存的预估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10月库存在270万吨左右,而印尼再度下调毛棕榈和精炼棕榈油的出口关税将对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出口带来一定的冲击,库存将持续维持在250万吨左右,这对马盘棕榈油期价将是一个长期的利空。与此同时,国内棕榈油库存面临着同样的库容巨大的压力。自2012年起,港口棕榈油库存*6一度达到95万吨,截至10月26日,港口库存尚维持在77万吨左右。随着11月份国内棕榈油进口高峰期的到来,后期棕榈油库存将再度攀升,而棕榈油消费进入淡季,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将愈加凸显,棕榈油的去库存化难将给国内棕榈油期价上行带来长期的压力。  国内棕榈油消费持续低迷。根据汇易网的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9月份国内棕榈油表观消费量为51.96万吨,而2006年至2011年9月份的棕榈油平均表观消费量为61.88万吨,比2012年9月份高出将近10万吨,国内的棕榈油消费出现同比下滑态势。据有关检测的数据显示,棕榈油现货成交量自双节过后连续三周呈现下滑态势,现货成交萎缩给期价带来的支撑薄弱。  油脂进口量集中增加。根据商务部*7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上半月进口豆油和棕榈油的实际到港量分别为6.75万吨和14.45万吨,11月份预计到港量为16.15万吨和17.43万吨。从油脂的历史进口数据,尤其是棕榈油在每年的11月份进口量都将是一个年度*6值,进口量的增加给棕榈油期价带来了更大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