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整理:动”起来的价值——甘肃平凉市国税局运行征管稽查互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本网讯  “以风险导向的稽查‘撬动’征管、以信息导向的征管‘倒逼’稽查和以价值导向的税企‘联动’双赢”,是平凉国税适应新形势,对进一步堵塞征管漏洞,提升管理水平,规避执法风险的思考和探索。
 
  对此,在8月5日平凉国税召开的征管稽查互动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干部学院陈斌才教授评价说:“这是从被动中寻求主动的大智慧”。
 
  该局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以税收分析为基础、风险稽查为导向、信息技术为支撑、制度机制为保障的征管稽查互动机制,是平凉国税人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加强税源管理、堵塞征管漏洞、提高征管水平、规避执法风险的有效载体。其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管用的信息运行和对接机制,让管查能够良性互动起来,让各项税收业务工作都能够联动起来,让信息能够有效传递起来,实现对税收的闭环管理。”
 
  风险导向:稽查‘撬动’征管
  “原来税务检查、核查很频繁,给我们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许多不便;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使我们以更多的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同时,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自查的这种‘自我约束式’管理,让我们感到了‘自我约束’的压力——生产经营的每一步自己都得依法依规对税收负责任。”不久前,平凉市宝马纸业财务负责人的一番话,道出众多纳税人的心声。
  规范进户执法后,如何既使税务稽查避免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又能使税源管理转变“管”的理念和“管”的方式,成为摆在平凉国税一班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面对这一课题,平凉国税人深知:要求得“命题”的正确解,必须找准定位,使税源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于是,他们在“约法三章”(即:凡进户必依规,凡进户必审批,凡可进可不进的均不得进户)全面统筹各类进户执法的同时,将“破题”的*9板斧砍向了税务稽查,让稽查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撬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就这样,一场更新稽查思维和方式的信号由市局机关发出,在全市国税系统释放着冲击波,引导着平凉国税人观念的转变。
  敢于创新展示胆魄,科学谋划方显智慧。该局咬定“查一户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目标,抛弃“就账查账”“查账翻凭证”的一贯做法,一年选定一个行业,充分利用CTIAS信息,多方撷取第三方信息,通过对信息数据综合分析,选择3—5户企业,由稽查人员深入拟查企业在生产经营场所多次看,与生产经营、财务核算人员面对面多次谈,深入细致地了解掌握和相互沟通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状况和涉税风险点;再由稽查人员根据拟查企业生产经营流程、财务核算状况逐环节排列涉税风险点,撰写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流程、涉税税政策、正确会计处理等10个方面内容的企业分户《税务检查方案》;然后检查人员向被查企业发出《税务稽查通知书》,进户依据该户《税务检查方案》提取涉税风险点相关数据;再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案头分析,确定其存在问题,完善企业分户《税务检查方案》;最后进户依据存在问题收集相关证据和定案,进行相关税务处理,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分户《税务检查方案》。据悉,今年全局重点检查纳税人127户,户均查补税款同比增加19.4%,户均检查时间缩短28.3天。
  “原来要用2-3个月才能查完的企业,现在最多1个月就能查结。而且查后对检查结果,感觉很踏实。”该局稽查局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该局最后形成的企业分户《税务检查方案》,由稽查部门作为行业分户《税收自查提纲》下发各企业开展纳税自查,同时作为税源管理部门进行依法管理的“蓝本”,进入管户组织开展纳税自查辅导。目前,全市工业企业纳税自查在税源管理部门经历取消进户执法“阵痛”的“静默”后已陆续开展。
  平凉国税用风险导向稽查为引擎‘撬动’税源管理主动依法作为的做法,不仅为“查管互动”注入了新的内涵,而且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点赞!
 
  信息导向:征管‘倒逼’稽查
  “取消进户执法不等于放弃依法管理。”是平凉国税对规范进户执法的基本判断。他们在落实规范进户执法减轻纳税人负担的同时,形成了用信息导向的税源管理来‘倒逼’税务稽查的制度机制,这不仅显示出了“查管互动”的“木桶效应”,而且有效防止了取消进户执法项目后出现的管理“断档”。
  据笔者了解,平凉市国税局在取消进户执法项目后,巧借“东风”,顺势而谋,借势而为,乘势而上,把税源管理的“重头戏”放在了涉税信息审核、挖掘和综合分析运用上,建立了税源分析模型和指标判断标准,深度开展纳税评估,真正进入了“信息管税”的新时代。
  据介绍,该局税源管理部门在税务稽查“蓝本”下发后,在及时跟进开展纳税自查辅导服务的同时,为下一步的全面税收分析夯实基础信息、做足生产经营信息、核对财务信息等,与政府携手搭建信息平台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纳税人自查结束,根据纳税人自查情况,逐户开展税收分析,发现异常,交由纳税评估部门进行纳税评估;通过纳税评估,发现问题,作为案源提交税务稽查部门;稽查部门在纳税人自查结束,根据《自查报告》,对其结果进行评估,结合纳税评估提交的案源,确定检查对象,制定《税务检查方案》,实施税务检查。
  这个由稽查发起,经税源管理部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再到税务稽查的“管查互动”,不仅使税源管理部门在信息管税上大有作为,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税务稽查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税源管理部门采集各类涉税信息1.63万条,经过税收分析发现疑点、线索151条,根据第三方信息清理漏管户116户,核查145条疑点,移交评估16户,评估移交稽查8户;省列3户建材企业自查补缴税款40.3万元、调减亏损984.8万元;税务稽查选案准确率达到了100%,较以往提升了11.3%;稽查质效大幅提升,检查户数同比下降23.7%,入库查补收入同比持平。
 
  价值导向:税企‘联动’双赢
  “来源于总数只有2.4%的市以上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收入占全市国税总收入的83.5%,而占国税收入总量不到17%、总数达到97.6%的企业却反映着全市纳税信誉度和税法遵从度的高低。”局长负责人介绍说:“面对这样一个税情,为了让管查充分互动、税企密切联动,使难点变成看点、看点变成亮点、亮点变成热点,我们自上而下建立了组织领导机制、搭建了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了涉税信息采集分析机制、深化了纳税评估机制、完善了信息传递及案源移交机制和管查互动工作考核机制等,为管查互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此,该局把查管互动的价值导向定位为“税企双赢”,形成了管与查、税与企成
一体的互动与联动运作体系和自觉融入、主动配合、密切协作、运行顺畅的良性互动格局。华亭县局建立了“1234”管查互动模式,崆峒区局依托内网建立了管查互动信息交流平台等,不断加强了互动的“时效”性、拓展了互动的“多效”性、提升了互动的“有效”性、强化了互动的“长效”性。
  智慧,在交流中迸发;共识,在讨论中增进;力量,在互动中凝聚。笔者看到,该局在管、查经过严密的工作流程,完成“*9回合”的“互动”动作后,稽查、征管、法规部门主动座在一起梳理检查发现和自查反映的33个共性问题和16个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共性问题围绕生产经营流程和每笔涉税业务及风险点制定了包括涉及的税收政策、规范的会计处理和具体的附件要求等详细内容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依法加强税源管理;针对个性问题向企业提出了“个性化”的整改意见,限期反馈整改情况。
  管查互动,查是手段、管是目的。目前,该局已向企业提出“个性化”整改意见73条,制定了煤炭运销、混凝土生产等行业税收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税源基础管理,有效规避了执法风险,提高了征管质效,纳税申报率等“六率”达到了100%,全市国税收入同比增长了20.72%。不仅如此,全市纳税信用等级和税法遵从度出现了攀升的景象。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报告和税法遵从度权威分析测算显示,纳税信用等级和税法遵从度同比分别提高13.6%和17.3%。
  华能源通公司财务部主任任军民告诉笔者:“现在有了涉税“操作范本”,不仅让我们心里踏实了,而且使纳税成本比过去降低了许多。”
 
  税收征管没有休止符,“管查互动”永远在路上。我们坚信,平凉国税人在征管稽查互动机制运行中,体会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甘甜后,将义无反顾地朝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目标迈进。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